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外貿企業的願望清單:多鬆綁少念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4-08-29 13: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曉喻  責任編輯:王斌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中國外貿企業的願望清單:多“鬆綁”少念“緊箍咒”

  多“鬆綁”,少念“緊箍咒”,這是目前不少中國外貿企業對政府最大的期待。

  2014年以來,曾經高歌猛進的中國外貿陷入低迷: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顯著放緩,與全年增長7.5%的目標相去甚遠;出口甚至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直至4月才溫和回穩。

  眼見外貿“馬車”裹足不前,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援外貿穩增長的若干意見》,中央多個部委相繼推出配套措施,如海關總署、商務部進一步減少自動進口許可貨物種類,商務部取消全部許可證收費項目,調減第116屆廣交會出口展展位費等。官方希望以此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減輕外貿企業負擔。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政策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其中,最受外貿企業歡迎的當屬減少出口商檢商品種類。

  主要從事紡織服裝出口的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洪學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此前的規定,所有針織服裝出口時都必須檢測服裝布料的染色安全性,但事實上該公司已經應客戶要求自行檢驗過。這樣一來,“每票單子會增加2000-3000元人民幣的費用,而貨值平均每單才1萬美元”,成本明顯增加。

  洪學春説,取消這類商品出口商檢為該公司減輕了不少負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以前像是戴了個枷鎖,現在又省錢又省時間,整個人都輕鬆了。”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分析説,諸如此類的貿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企業的出口成本,減少了出口擔憂,對近期中國出口的回暖功不可沒。

  不過,在不少外貿企業看來,官方當前的穩外貿政策還不足以讓他們完全“輕裝上陣”。其中,出口退稅週期仍然較長引發不少外貿企業“吐槽”。

  東方集團公司總經理龔會裕表示,作為一家産品種類較豐富的外貿企業,目前該公司出口退稅平均週期為2-3個月,明顯慢于生産企業。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供貨企業歇業、倒閉以致函調驗證時找不到負責人,位於下游的外貿企業“很有可能按規定交了稅、出口了卻無法獲得退稅”。

  在龔會裕看來,其他企業發生問題不應由外貿企業“買單”,“如果自身符合條件,希望能按流程順利退稅”。

  浙江省國貿集團公司、新世紀光電公司相關負責每人平均表示,外貿企業業務所涉及的稅則號成百上千,不像生産企業那麼單一,出現錯報、漏報等情況在所難免。但是,一旦因差錯導致企業被降級,查驗和退稅檢查等均會隨之嚴格許多,企業成本就會大大增加。

  在此情況下,放鬆該放鬆的,進一步推動貿易便利化,減輕企業負擔;抓緊該抓緊的,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援,成了不少外貿企業共同的呼聲。

  “應該給外貿企業多‘鬆綁’,少念‘緊箍咒’。”洪學春直言。

  從事高新技術研發生産、銷售的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執法彈性還比較大”,希望政府能大力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讓擁有良好誠信記錄的外貿企業獲得更多實惠,如快速通關等。

  浙江省外經貿運作調查監測系統對5000多家出口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參加各類展會特別是境內外的專業展會,仍然是目前企業獲得訂單的最主要方式,不少企業希望能夠加大這方面的補貼力度。

  此外,把官方此前提出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從紙上的名稱變為實際的利好,也是外貿企業的共同期待。人們希望這類企業的認定標準和優惠政策能儘快落地,切實促進外貿增長。(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