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期限漸近:房地産金融業兩大硬骨頭待突破
- 發佈時間:2014-08-11 01:3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謝淩宇
【新聞主菜】
本期主廚:徐 科
主料:房地産、金融業是硬骨頭
輔料:融資租賃、航運、物流等“營改增”後出現陣痛
菜係:四川菜
“營改增”試點方案自2011年獲批以來,試點行業範圍不斷擴大。目前已經擴大至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和7項現代服務業的“2+7”模式。
一位接近財政部的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2015年年底全行業完成“營改增”的期限漸近,財稅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對房地産業、金融業等行業進行“營改增”調研,接下來有可能幾個行業一起推進。
兩大行業是硬骨頭
棋至中局,“營改增”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後續納入“營改增”試點的行業中,房地産業、金融業兩大行業由於自身規模較大、業務構成複雜被業內人士稱為難啃的硬骨頭。
今年7月份,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營改增”範圍逐步擴大至金融業,爭取“十二五”完成“營改增”改革。照此看來,金融業“營改增”的腳步聲已漸行漸近。
“‘營改增’將為金融行業帶來利好的同時,金融行業‘營改增’具體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金融業準備工作的難度。”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間接稅主管合夥人胡根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幾乎所有企業和個人都是金融服務的最終消費者,金融業“營改增”政策也將影響其他行業和個人的現金流、成本和稅負。金融行業的發票管理將影響其他行業的發票合規水準。
對於備受關注的房地産業,其實施“營改增”後對房企盈利以及房價將産生什麼影響?對此,業內人士看法不一。有業內人士認為將促使房企成本上升並導致房價上漲,另有行業人士認為“營改增”讓房企稅收更合理,最終會促使房價更合理。但不管持哪種觀點的業內人士均認為,房地産業要實施“營改增”,需要先明確成本抵扣範圍。
據了解,早在2013年年底,財稅部門和房地産商已就房地産行業“營改增”問題進行了溝通,一些有代表性的房地産企業已按照不同的政策假設對收入、成本、利潤等進行分析和測算。今年3月份至4月份期間,萬達、萬科、碧桂園、中糧等一批房地産企業已經將自己形成的調研材料交給相關財稅部門。
部分行業現“陣痛期”
隨著“營改增”試點的推進,今年上半年因“營改增”實施,全國減稅851億元,已累計減稅2679億元。除了改變政府稅收的“大賬”,“營改增”的實施也影響著每一家所涉及企業的“小賬”,部分行業的企業在“營改增”改革之後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如融資租賃和航運以及物流等行業稅負有所上升。
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作為最早開始實施“營改增”的行業,也是受宏觀經濟影響最大的行業,交通運輸業部分上市公司似乎仍難度過“營改增”帶來的稅負增加陣痛期。
“‘營改增’實施後,實際稅負可能增加的企業,其‘痛苦’只存在一段時期,可以以此作為推動企業發掘專業化細分潛力、提升品牌、升級轉型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針對交通運輸業部分企業稅負暫時出現上升的陣痛現象,賈康表示,不能因為少數企業稅負上升,就否定“營改增”改革的必要性。
與此同時,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電信業正式開始實施“營改增”,三大運營商將承受巨大的利潤下滑。面對業績壓力,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副總經理何劍鳴透露,包括中國電信在內,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開始進行運營調整。
業內專家表示,電信産業鏈企業要扭轉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挖掘自身,不斷調整經營方式、優化財務管理,並不斷向可以享受政策優惠的戰略轉型方向靠攏,便可以慢慢嘗到甜頭。屆時,陣痛將消失,“營改增”將現利好。
重建地方稅係迫在眉睫
“‘營改增’是新一輪財稅改革的切入點,意義非凡。”在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看來,“營改增”將倒逼整個財稅改革。比如,隨著“營改增”這一改革的推進,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將被增值稅完全取代,如何消除“營改增”對地方財政的衝擊,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為降低“營改增”對地方稅收的影響,目前“營改增”的部分仍然留在地方,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倪紅日認為,這只是權宜之計,不是合理科學的制度安排,未來還是要考慮增加地方稅源。
考慮到改革後地方需要穩定的稅收來源,賈康預計,消費稅或成為地方的主力稅種:一是在徵收上從生産環節後移到零售環節,並改由地方徵收,類似于美國的銷售稅。二是對稅目進行調整,把一些對資源環境有壓力的商品如電池,和近兩年興起的奢侈消費品如私人飛機等納入徵收範圍。
統計顯示,2013年國內營業稅收入17217億元,消費稅收入8230億元,“營改增”後將消費稅轉為地方稅種,不但可以補充地方財政收入,也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更有動力改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