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兩大PMI確認經濟向好 “微刺激”轉“深改革”

  • 發佈時間:2014-08-04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在經濟基本面上,前期政策已進入收穫期。

  8月1日,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以下簡稱CFLP)公佈的官方製造業PMI數據為51.7%,創下27個月新高;同日,匯豐公佈的7月製造業PMI終值同為51.7%,創出18個月新高。大中小三類企業PMI全部站上了榮枯線。

  下半年以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繼出臺:央企改革試點推出、公車改革大幕開啟、首批試點民營銀行獲准籌建、戶籍制度改革推出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區分。“微刺激”正在逐漸向“深改革”過渡。

  IMF認為,只有在經濟增長有可能放緩到顯著低於目標的情況下,才應實施大規模刺激。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也持相似觀點,“微刺激”政策不宜退出,但改革應該加快進度。

  小企業經營在轉好

  官方PMI指數自今年3月份以來持續上升,主要分項指數保持同步回升,普遍達到去年同期水準以上。7月,在官方PMI12個分項指數中,同上月相比,除從業人員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回落外,其他各項指數均呈現回升。

  其中,生産量指數回升幅度最大,升幅為1.2個百分點;採購量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回升1個百分點;其餘新訂單、新出口訂單、購進價格以及産成品庫存指數等環比升幅均在1個百分點以內。

  代表需求的新訂單指數,自2012年5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3%以上,高於去年同期3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0.8%,高於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保持在50%以上。

  小企業PMI指數也自2012年4月份以來首次回升到50%以上,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生産、新訂單、採購等指數均見明顯回升,達到50%以上,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尤其是採購量指數回升最為顯著,升幅達到6.8個百分點。

  CFLP報告稱,小企業經營形勢好轉,説明一系列積極扶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已産生累積效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業經營的宏觀經濟環境有所改善。

  交通銀行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告訴記者,7月製造業PMI為年內首次高於歷史平均值,比2013、2012年同期分別高出0.4、0.6個百分點。製造業PMI持續上揚且升幅擴大,表明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較為明朗,系列穩增長措施效果顯著,第三季度經濟有望穩中向好。

  就業壓力仍需關注

  PMI數據在反映向好預期的同時,也暴露出經濟運作中的一些問題,就業是最需關注的一項。

  7月,從業人員指數為48.3%,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均低於50%,指數在47.3%到48.9%之間。CFLP報告提醒説,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一直保持在48%左右,回升乏力。7月份為48.3%,低於去年同期0.8個百分點。

  唐建偉對記者表示,經濟結構轉型時期去産能化過程仍將持續,在傳統的製造業轉型過程中,摩擦性失業壓力依然較大,製造業從業人員仍面臨減少壓力。

  今年,727萬高校畢業生直面就業問題。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向外界透露,截至7月1日,2014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該數據同去年相差無幾。

  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我國過去對經濟增速的強調在很大程度上與其背後所對應的就業有關。一般來説,保增長可以保就業,但不同時間段,滿足充分就業所需要的經濟增速是不同的,因此相比通過經濟增速間接判斷,調查失業率可以直接呈現出就業市場的狀況。

  唐建偉説,在企業生産經營活動進一步活躍的帶動下,未來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可能出現階段性小幅好轉;對製造業PMI就業指標低於榮枯線無需過度擔憂,由於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服務業及其他新興産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在增強。

  “微刺激”轉向“深改革”

  針對下半年宏觀調控的建議,CFLP報告稱,調控仍需關注經濟運作中的不穩定因素,加大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趨穩回升基礎。同時要抓住經濟形勢轉好有利時機,加快改革措施推出,以穩定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

  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5%左右,但面臨國內需求減緩、投資放慢等問題,同時房地産市場更深度調整的風險增大。此外,中國全年通脹將保持在3%以下。

  7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 “正確看待經濟增長速度”。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針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問題,更加注重定向調控,有效實施一些兼顧當前和長遠的政策措施。

  在網易經濟學家夏季年會上,工信部前部長李毅中表示,工業投資要有進有退,産能過剩的行業不能再上新項目,特別要加大對存量的優化、改造和升級,調整投資結構要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短板領域的投資引導,從而提高我們投資的效率。

  李毅仲介紹説,我國投資效益系數已下降到不足0.1。有效投資是拉動經濟的關鍵,保持一定的增幅是必要的,但如果忽視了結構調整和提高效率,恐怕事與願違。

  申銀萬國報告指出,改革有望超預期的是財稅改革和微觀放活。改革是破舊立新,只有破掉以融資平臺、産能過剩和房地産為代表的舊增長模式,中斷無效資金需求,降低資金成本。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新增長模式才有望成功。

  相關連結

  7月鋼鐵PMI微升至48.6%需求無起色價格難反彈

  近日,記者從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以下簡稱中物聯)鋼鐵專業委員會獲悉,7月鋼鐵PMI指數為48.6%,較上月小幅回升0.3個百分點,依舊處在50%榮枯線以下。

  中物聯表示,在宏觀經濟回暖和鋼價低位回升的影響下,鋼鐵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不過,由於供應壓力較大,加之目前仍處於季節性淡季,預計後期鋼市仍將延續弱勢震蕩。

  國內需求仍無起色

  8月1日,中物聯發佈數據顯示,7月鋼鐵PMI指數為48.6%,較6月微升0.3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處在50%榮枯線以下。

  在生産方面,中物聯表示,自5月份以來,受鐵礦石等生産原料價格下跌影響,國內重點鋼企盈利能力逐步增強,鋼廠生産熱情高企。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統計,1~6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79億元,其中4、5、6月份利潤總額分別為11.6億元、28.47億元和4.32億元,盈利情況總體逐月好轉。

  因此,鋼廠在盈利改善的條件下,粗鋼産量居高不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粗鋼産量6929萬噸,同比增長4.5%,增幅比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

  中鋼協最新數據也顯示,7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産量180.8萬噸,減量0.68萬噸,旬環比下降0.37%。

  “在利益的驅使下,預計鋼廠産量高位難下,後期供應壓力或回升。”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

  儘管鋼企生産熱情高企,但國內鋼鐵需求實際上並未好轉。

  中物聯稱,除了汽車行業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家電、工程機械和造船等行業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房地産行業,房地産投資增速及新房屋開發面積增速仍在回落。

  不過,海外鋼材出口的大幅增長緩解了供應的壓力,使得景氣度得以回升。

  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出口鋼材707萬噸,較上月減少100萬噸,同比增長33.65%;1~6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4101萬噸,同比增長33.6%。

  邱躍成分析,由於歐美經濟緩慢復蘇,人民幣大幅貶值,國內鋼材價格再創2009年以來新低,以及我國成品鋼材高端化趨勢加速等因素,促成了上半年國內鋼材出口的全面回升。

  鋼材庫存已連降21周

  儘管出口大幅增長抵消了産量增長,減緩了社會庫存壓力,但是鋼企庫存壓力卻不降反升。

  據西本新幹線監測,截至7月25日,全國主要鋼材市場庫存量1292.67萬噸,已連續21周出現下降,累計降幅達37.66%,目前的庫存水準較去年同期已下降15.37%。

  而中鋼協數據顯示,7月中旬末統計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80.8萬噸,較上一旬末增加33.49萬噸,環比增加2.31%。

  對於在全國鋼材社會庫存連續下降,鋼企庫存不降反升的現象,中物聯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近幾年鋼貿商失血嚴重,“蓄水池”功能減弱,在資金不足及預期不好的情況下,主動去庫存,目前庫存壓力基本轉移到鋼企身上。

  “儘管當前較低的社會庫存對支撐鋼價有利,但庫存仍主要集中在鋼廠手中,後期在消費淡季及鋼廠産量高位情況下,預計鋼企庫存仍將維持高位,而市場進一步去庫存化的難度也將加大。”邱躍成表示。

  邱躍成還認為,國際上對我國鋼材出口反傾銷調查越來越多,國際鋼市受夏休等因素影響,下半年鋼材出口攀升將面臨更大阻力。

  中物聯表示,目前貿易商囤貨意願較弱,出口或將回落也將加重供應壓力,多重利空下,鋼價難以獲得向上的動力,後期反彈有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