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沙特擬重返債市融資270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8-07 01:25: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正因油價下跌而陷入日益嚴峻的財政困境。據外媒報道,沙特正在重返債券市場,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發行270億美元債券,以緩解日益增長的財政壓力。由於沙特政府財政缺口居高不下,加之沙特針對原油的高産策略並無鬆動跡象,原油市場供需持續不平衡令油價前景難言樂觀,未來沙特在財政平衡方面仍將面臨巨大挑戰。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銀行家們透露,沙特貨幣管理局近來正在試探市場需求,擬在今年餘下時間每月發行約200億沙特裏亞爾(約合53億美元)債券,分為五年期、七年期和十年期。據此計算,沙特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融資近270億美元。不過目前沙特貨幣當局尚未正式公佈這項融資計劃,也未對此發表評論。

  事實上,沙特貨幣管理局(SAMA)局長法赫德·穆巴拉克在7月表示,沙特方面已經以地方債形式發行了第一筆40億美元的債券,這是自2007年以來沙特政府首次發行主權債券。而最新的發債計劃表明將大幅擴張,並且考慮到國際油價的前景,銀行家們認為發債甚至可能延續到2016年。

  《金融時報》稱,作為中東地區的最大經濟體,沙特進一步訴諸於國內借貸,凸顯了該國在油價經歷幾十年來最大跌幅時面臨的巨大挑戰。受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原油市場供需失衡、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自去年6月以來開始進入下跌區間。去年11月,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為了捍衛自身市場份額,一反其為支撐油價而削減石油産量的傳統政策,宣佈不減産決定,致使油價加速下跌。據悉,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從去年6月每桶115美元,下降到本週的每桶50美元左右,降幅近60%。

  作為歐佩克的主導國家,沙特是不減産政策的積極支援者,目前沙特的日均原油産量高達1060萬桶。然而,不減産政策對各大石油出口國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沙特也不例外。自油價開始暴跌以來,沙特累計劃撥了650億美元財政儲備以維持政府開支。沙特貨幣管理局目前擁有67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低於2014年8月時7370億美元的峰值。

  《金融時報》稱,如果這項最新的融資計劃得到最終確認,將表明沙特已經開始優先考慮維持政府支出。英國安石投資管理公司區域總經理約翰·斯法奇亞納奇斯表示,沙特政府需要明確公佈借貸數額和借貸來源,保證資訊的公開透明。他還表示,沙特貨幣管理局應該涉足國際債務市場,以防範私營部門貸款增長大幅放緩。

  不過,沙特的這項月度債券發行計劃只能填補部分赤字。經濟學家預計,由於財政收入減少、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支出高昂、公共部門工資堪憂以及葉門戰爭持續不斷,沙特今年的赤字將達到4000億沙特裏亞爾。

  另一方面,油價持續處於下行通道也將加大沙特平衡財政的難度。據悉,沙特需要油價保持在每桶105美元才能平衡其財政預算。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指出,按照當前的發展形勢,沙特外匯儲備在2018年底或降至2000億美元,這將導致市場動蕩並加速資本外流。因此,如果原油期貨市場低迷,沙特將在兩年內陷入困境,並將在十年內遭遇生存危機。

  目前沙特已經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歐佩克不願因減産而損失市場份額,但另一方面,不減産政策的效果十分有限。沙特貨幣管理局在最新一期穩定性報告中指出,非歐佩克成員國對低油價的反應並沒有預期的那樣激烈,主要影響只是新油井開發暫緩,但現有油井産量並沒有減少。另有一名沙特原油專家直接指出,高産策略並沒有奏效,未來也是如此。

  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指出,歐佩克最大的劣勢就是開採技術上遠遜於美國,加之此前在過長的時間內抬高油價,令美國頁巖油生産商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奮起直追。與歐佩克相比,美國原油行業可能有更強的持久力。

  由於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持續惡化,國際油價短期內出現止跌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