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歐央行量化寬鬆出爐在即

  • 發佈時間:2015-01-09 00:30: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高盛集團7日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表示,鋻於經濟形勢,歐洲央行應宜早不宜遲地實施全面量化寬鬆(QE)政策。高盛將歐洲央行宣佈QE計劃的預期時間提前兩個月至1月22日。最新經濟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歐元區通脹率5年來首次出現負值,且11月歐元區失業率居高不下。

  本月歐版QE料出爐

  高盛資深經濟學家德克·舒馬赫7日在報告中表示:“歐元區12月通脹率意外面臨下行壓力,通脹預期也重新降溫,這兩方面因素都可能推高歐洲央行做出緊急性回應的概率。”高盛預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將在22日舉行的2015年首次議息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擴大現有資産購買計劃,市場關注的焦點將集中在主權類債券上。

  舒馬赫稱,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大多數成員當前認為,歐元區通脹率顯而易見地面臨著進一步下滑的風險,這恐怕會導致通脹預期整體性滑坡,而原油價格過去數周的跌勢進一步地加重了這一風險。歐洲央行排除不確定性的時間越早,新政策的效果也將越顯著。

  當前,眾多經濟學家均認為,歐元區最新通脹數據進一步迫使歐洲央行採取緊急行動,啟動主權債券購買計劃,但實施QE的主要難題之一是購債方式。

  據《荷蘭財經日報》報道,歐洲央行可能正在考慮以不同方式執行購債計劃,可能從三個選項中挑選。第一,依據各成員國央行在歐洲央行的資本額比重決定購買各國主權債的份額。第二,在二級市場上只買進擁有AAA頂級評級的主權債。第三,歐元區各成員國央行依據其在歐洲央行的資本額比重買進本國債券,風險自負。

  報道稱,預計22日歐洲央行將公佈購債計劃,但不確定是否會公佈計劃細節。若按第一、三種方式購債,顯然,德國這樣無需歐洲央行幫助的國家會“被救助”,而希臘等高負債國能夠得到的資金救助則相對更少。兩種方式的區別是,按照第三種方式,持有債務的風險將從歐洲央行轉移至各國央行。若採取第二種方式,歐洲央行相當於在二級市場上吸納了大部分高評級債券,令其他機構無債可買,被迫將資金投向風險稍高的證券,從而降低高負債國的融資成本。

  另據《金融時報》針對32名歐元區金融機構經濟學家所做的調查,多數受訪者認為,歐洲央行將於今年開始購買主權債,但歐洲央行推出QE的努力無法重振歐元區經濟。購買主權債可能有助於對抗通縮威脅,並降低高負債國主權債收益率,但除非各國政府支援歐洲央行的努力,否則歐元區經濟增長仍將乏力。

  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的規模為5000億歐元,甚至多達1萬億歐元。部分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在購買主權債的同時購買企業債。

  歐元區再陷通縮

  據歐洲統計局數據,主要受近期能源價格大跌影響,2014年12月歐元區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初值同比下降0.2%,明顯低於上一月的同比增長0.3%,連續第22個月不及歐洲央行設置的目標低於且接近2%。此為歐元區CPI年率五年來首次跌入負值區,陷入技術性通縮。歐元區通脹率上一次為負要追溯至2009年10月,當時的數據是-0.1%。

  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未加工食品價格,2014年12月歐元區核心通脹率為0.7%,與去年10月和11月的數據持平。

  歐元區通脹于2012年8月開始走低,自2013年10月以來,通脹率一直低於1%,而低於1%這一數值被歐洲央行視為通脹危險區。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經濟學家阿什利稱,儘管油價下跌是一個影響因素,“但歐元區遠比這更嚴峻的問題是,為何會出現接近於0%的通脹率?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失敗。”

  與此同時,數據還顯示,歐元區失業率仍居高不下。2014年11月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11.5%,與上一月持平,略低於2013年同期的11.9%。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報告稱,在2007—2014年間,歐元區內的工作崗位減少了380萬個,其中希臘的情況最糟糕:在短短幾年時間,約有100萬人失去了工作,佔全國就業者的23%。此外,西班牙國內的工作崗位減少了約1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