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西方品牌折戟中國電子商務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2-24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美報稱,西方品牌在試水中國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個苦澀的教訓:進入中國沒有捷徑。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23日報道,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的涼鞋生産商Feelgoodz的創始人Kyle Berner于2012年4月份開始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大陸天貓購物平臺上銷售時,本期望可以快速建立起他的用戶群。
但是Berner説,在入駐上述網站六個月之後,其環保涼鞋僅賣出了50雙,而且後來銷量越發差了。
他説,挑戰真正在於一旦入駐應該怎麼做,這是該公司需要攻克的難題。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前景很難忽視:根據中美政府數據,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增長8.5%至近6.2億,按銷售額算,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零售市場。
此外事實已經證明,從中國網民身上賺錢的難度要比許多外國品牌之前預期的更大。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加上中國消費者尋求折扣的心態,一些國外品牌重新考慮在中國的網上銷售業務。
位於北京的Daxue Consulting創始人大衛·馬修説,你根本無法想像我們收到了多少自認為只要開店就能賺錢的郵件。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是很難揣測的。
現在,一些電子商務顧問要求國外品牌展示其在中國投入時間和金錢以建立銷售網路的決心。
協助西方品牌進駐阿里巴巴平臺的Export Now創始人雷文凱表示,他開始推薦的那些在中國沒有實體店,同時想進行網路銷售的國外品牌每月至少花費1萬美元的行銷費用。
雷文凱曾擔任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的副部長。他説,這是他們在第一年得到的教訓:僅僅將産品放到網上是沒有用的。他表示,分銷並不能代替行銷。
ChannelAdvisor的首席執行長溫戈稱,外國品牌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將他們在美國最暢銷的十大産品放在中國的網站上,並假設這些産品在中國也會熱銷。ChannelAdvisor是一家軟體供應商,幫助零售商建立多個電子商務平臺。他建議零售商要讓自己與眾不同,向購物者提供獨特的産品,而不是與其他數百家網路商鋪一樣的東西。
一些電子商務顧問警告説,即便外國公司在所有方面都做得沒有問題,也需要一年或更多時間才能在中國購物網站上取得進展。
諮詢公司Web2Asia的全球電子商務副總裁特倫表示,不能指望銷售額一夜之間從零升至1億美元。他説,他們非常坦率地告訴外國品牌,需要經營12個月後才能獲得一些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