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美第三季度GDP初值增長3.5%

  • 發佈時間:2014-11-03 05:52: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美國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經歷第二季度4.6%的強勁增長後,美國經濟表現繼續好于預期,經季節性調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3.5%,高於3%的市場預期,取得2003年上半年以來最強的連續季度增長。

  分項數據顯示,美國政府開支增加、貿易逆差降低彌補了消費者支出減緩的影響,推動美國經濟繼續強勢復蘇。美國第三季度聯邦政府開支增加10%,第二季度為減少0.9%,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減少的局面;各州和地方政府開支增加1.3%,低於第二季度3.4%的增幅。在美國第三季度3.5%的GDP增幅中,美國出口貢獻了1.4個百分點。美國第三季度進口下降1.7%,出口則大幅增長7.8%,第二季度進口終值為增長11.3%,出口終值為增長11.1%。

  消費者支出及商業投資的放緩是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低於第二季度的主要原因。佔美國經濟總量近70%的消費者支出放緩,第三季度僅增長1.8%,而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終值為增長2.5%。美國第三季度設備、建築及智慧財産權等項目的商業投資增長5.5%,第二季度商業投資終值為增長9.7%。美國第三季度商業庫存投資拖累經濟增長0.57個百分點,而第二季度商業庫存投資則為經濟增長貢獻了1.42個百分點。

  美國GDP增長連續好于市場預期,支援了美聯儲對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美聯儲認為,9月以來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新增就業人數穩定,失業率繼續降低。總體而言,就業市場的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狀況正在好轉。家庭支出以溫和速度增長,企業固定投資在增加,但房地産部門復蘇仍然緩慢。

  美國第三季度遠高於日本和歐洲的經濟增速,對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積極信號”。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石油産量的增長降低了進口,促進了製造業回升,幫助美國經濟抵禦了歐洲和亞洲經濟增長放緩的衝擊。與此同時,美國就業市場的持續改善與全球油價的下跌令美國消費者信心上升,即將到來的假日購物季也有利於推高消費支出。

  由於美國消費者支出增長趨於穩固,不少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3%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初更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將分別增長2.2%和3.1%。

  美國經濟加快復蘇,使得市場人士紛紛預測美聯儲將提前加息,多數人士預計加息時點會在明年年中。而第三季度樂觀的GDP數據,將進一步增強美聯儲對本國經濟和就業前景的信心,並推動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轉變。美聯儲結束資産購買計劃後,未來數月關注的重點將轉移到加息時點及如何提前向市場發出加息信號。

  點評

  美聯儲啟動加息日程,意味著國際金融危機後其“非常規”貨幣政策開始向“正常化”過渡。這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産生巨大影響,正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説,“屆時市場不會平靜。”面對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新興經濟體應作好充分準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