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李克強撰文:中國願做德改革創新升級的夥伴

  • 發佈時間:2014-10-11 08:57: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網財經10月11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2014年10月8日,在即將赴德國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並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之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德國《世界報》發表題為《讓開放創新引領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讓開放創新引領中德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很高興再次訪問德國。我訪問歐洲時到德國次數最多,而且“常來常新”,每次都留下愉快的記憶。相信此訪也一定有所收穫。

  我對德國格外關注,不僅因為這是一個歷史厚重和富有魅力的國家,也不僅出於對德意志民族的紀律性和創造力的敬意,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個國家在應對歐債危機中的出色表現。德國臨危不亂、逆勢拼搏,團結歐元區國家力推改革、共度難關,是歐洲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之一。

  中國與德國都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文化傳統,有著勤奮樸實的人民,更有著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中德就像投緣的朋友,千山萬水也擋不住彼此交往合作的腳步。近年來,中德經貿合作迅速擴展,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相互融合。德國是中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也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大眾汽車、西門子電器等“德國製造”在中國家喻戶曉,華為、聯想等公司也正在為德國當地民眾提供便捷舒適的“中國服務”。中德兩國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今天中德全方位合作的可喜局面,離不開兩國在30多年前的遠見卓識。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在很多歐洲企業面對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猶豫不決的時候,德國企業毅然來華投資建廠,而且較早向中國同行轉讓技術。中國獲得了德國的資金和技術,德國贏得了中國的市場和機遇。著眼未來,兩國應深挖雙向開放潛力。中方將積極考慮德國大眾汽車提高在一汽大眾合資企業中股份比例的請求,也希望德國允許資質好的中國企業競標德國的高鐵項目。

  當前,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目的是激發社會創造力。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而是會越開越大,市場機遇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將努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為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各國在華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透明、規範的市場秩序。

  我此次訪德,主要是同默克爾總理一道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規劃兩國中長期合作。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將以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性調整,推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準邁進。在這一進程中,我們願同德國做改革的夥伴、創新的夥伴、升級的夥伴。雙方將以中國擔任2015年漢諾威電子、資訊和通信博覽會(CeBIT)合作夥伴國為契機,共同開啟“2015中德創新合作年”。

  中德都是很有成就的國家,但有著全然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政治制度,能否包容分歧將考驗兩國關係的成熟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智慧,期待德國知識界能從萊布尼茨和歌德的中國研究中獲得啟示,多做增進相互認知和理解的工作。

  德國有句諺語,只要順著河流走,終能發現大海。中德走在一起,既要做務實合作的好夥伴,更要做開放創新的引領者。我願與德國領導人共同努力,讓此訪為中德實現更高水準的合作拉開序幕,也為中歐關係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中國網財經中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