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為何考慮重啟“減産保價”政策
- 發佈時間:2014-09-23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近日稱,在11月底召開的歐佩克會議上有可能調降産量目標,將2015年每日産量從3000萬桶降至2950萬桶,減少50萬桶的日産量。這是歐佩克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裏的一次180度大轉彎,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調官方産量。
此前,歐佩克曾在7月份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中樂觀地預計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繼續增長,總量將突破每天9230萬桶,增幅將從今年的每天110萬桶提高到120萬桶,並認為歐佩克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不過,美國能源情報署隨後在8月下旬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將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從9162萬桶/天,下調至9156萬桶/天;將明年需求從9308萬桶/天,下調至9296萬桶/天,理由是原油需求疲弱,油價面臨下滑壓力。
從近期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走勢看,油價的確在波動下滑,截至9月1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35美元,收于每桶93.07美元。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27美元,收于每桶97.7美元,在此之前,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還曾跌至26個月以來每桶97美元下方的低位,跌破了歐佩克樂見的每桶100美元價位。
一直以來,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期和價格漲跌,都可以作為世界經濟的晴雨錶之一。歐佩克之所以改變先前的樂觀預期,打算調降産量,是因為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樂觀,對石油的需求自然有所減少。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都在今年春季報告中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雖然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但一些硬性指標仍未達標,存在不確定性甚至隱患,因而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最近再次口頭表達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除了全球宏觀經濟前景不確定因素之外,導致石油需求減少和近期價格下跌的因素還有地緣局勢動蕩,地區武裝衝突,其中包括烏克蘭局勢、中東“伊斯蘭國”問題等,既拖累了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也減少了石油需求。與此同時,歐洲經濟依然低迷不振,亞洲和拉美新興經濟體或因結構調整,或因外部經貿環境持續惡化出現了經濟增長放緩甚至下降跡象,包括石油在內的能源消費需求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減少。在此總體需求下降的狀況下,如果計入美國頁巖油氣開採和供應量不斷增加的部分,則對於國際油價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
由於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仍佔主導地位,油價下跌,意味著經濟運作中的能源成本下降,這對於石油消費國來説十分有利,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復蘇階段,無論是宏觀還是實體經濟都渴望得到低成本的能源支撐,從而提高效率,實現更多營利,擺脫困境。但是,對於産油國來説,油價下跌的直接後果是收入減少,石油生産企業利潤下降更會使用於再生産的投入減少,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設備無法更新,産量下降,收入和營利持續減少的惡性迴圈局面。從中長期看,這對全球經濟有害無利,而且會造成産量下降,需求大於供應,引發全球油價暴漲,到那時,石油消費國經濟會受到極大損害。
有鋻於此,作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穩定運作的保障,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應該保持在一個合理區間之內,以便産消雙方都能承受,並具有可持續性。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此次透出的減産口風,雖然幅度不大,但意在釋放一個信號,即有可能重啟“減産保價”政策,既防止油價出現大幅下跌,更旨在使油價保持在各方都能接受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