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新經濟走廊建設達成共識

  • 發佈時間:2014-09-23 01:0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周武英  責任編輯:王斌

  記者注意到,近期關於打造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先後有兩項共識對外宣佈,顯示中新經濟走廊的概念再度引起關注。

  中國-東盟商務和投資峰會召開前的中國-東盟智庫論壇上,來自中國、印度和東盟10國的專家學者提出了關於攜手共建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的“南寧共識”,認為中新經濟走廊有利於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繁榮,沿線國家應通力合作,加強協調,加快推進合作建設。而時隔兩天,在商務與投資峰會上,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節點城市市長圓桌會閉幕時,再度就共同推進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的建設達成六點共識。

  早在2006年,打造中新經濟走廊的概念就已經提出,但是這條走廊的建設一直停留在南寧和新加坡合作的層面。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雷小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之前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由於各種原因發展較慢。在中央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大背景下,如能將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上升到國家層面,並將其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框架之下,有利於推動走廊的建設。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陳企業表示,他們將在十月份左右提出相關報告,就中新經濟走廊的建設提出建議。

  華中示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教授韋紅表示,在涉及經濟走廊的這些國家中,近年來美日都加大了經濟投資和援助發展。經濟走廊的建設涉及國際政治力量的博弈,因而顯得十分重要。中新經濟走廊北起中國南寧,南至新加坡,覆蓋了七個國家,20多個節點城市,在真正建設過程中面臨許多制約,包括各國國情差距較大、發展水準不一、合作機制不完善、技術規範不統一、建設資金缺乏等許多問題。因此,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需要不斷加深。交通設施標準、交通規則和法則等不同造成對接困難的局面也需要改變。搭建各方接受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落實建設資金,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另外各國的合作機制,各國間通關便利化和運輸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此外,還需要制定出中新經濟走廊的具體線路圖。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沿線各國中,中新兩國達成的共識可以是最重要的一對共識。要真正打造好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最起碼需要解決幾個方面的事情:一是要充分考慮到這條經濟走廊的産業互補性,以增強各國政府的政治決斷。二是新加坡的積極性必須得以充分調動。新加坡是東盟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沿線各國也有很多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