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蘇格蘭公投的“經濟算盤”

  • 發佈時間:2014-09-22 06:31: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當地時間9月19日上午7時許,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出爐,55%選民投了反對票,這意味著折騰長達兩年之久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基本結束,英國將保持統一。

  此次公投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對蘇格蘭人的獨立願望給予不同解讀,但從總體來講,“經濟算盤”應算是誘發公投最主要的因素。與南部的英格蘭、威爾士相比,蘇格蘭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可以説是英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在同等待遇下,生活在優越自然環境下的部分蘇格蘭人感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認為英國其他地區的人佔了他們的便宜。這种經濟上的“吃虧感”使得帶有民族分離傾向的蘇格蘭民族黨迅速壯大,並很快就成為當地主要政治勢力。2012年10月,卡梅倫政府被迫與該黨主席薩爾蒙德達成協定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與此同時,蘇格蘭民族黨為選民畫出“理想大餅”,推波助瀾。在薩爾蒙德的鼓動下,不少蘇格蘭人幻想,只要獨立,蘇格蘭就可以依賴北海石油成為像挪威、瑞典那樣的石油富國。

  當然,蘇格蘭獨立公投形勢的嚴峻與英國的經濟形勢也存在關聯。眾所週知,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英國經濟步履維艱,不得不推行公共開支緊縮政策。但由於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較低,對政府支出依賴嚴重,蘇格蘭人對英國政府的緊縮政策更為敏感,擔心緊縮政策傷害自身利益。這種想法也間接地助長了獨立派的勢力。

  在這麼多條件的鋪墊下,支援獨立的勢力為什麼依舊在公投中失利呢?答案同樣還是在“經濟算盤”中。

  首先,薩爾蒙德為蘇格蘭人畫出的“大餅”是粗線條的,細細計算下來,獨立後,蘇格蘭的經濟前景並不那麼陽光明媚。如果選擇獨立,蘇格蘭經濟將可能遭遇沉重打擊。有學者指出,且不説貨幣、加入歐盟、債務分割等重大問題懸而未決,就連蘇格蘭人期待一夜暴富的北海石油問題也沒有那麼簡單。

  分析人士在北海石油問題上給蘇格蘭算了一筆賬:目前,北海油田承擔著英國50%的能源需求,而北海85%的已探明油氣資源將出於蘇格蘭控制的水域。經過幾十年的開採,北海石油早已跨過開採高峰期,剩餘儲量開採難度大,開採成本高。更讓蘇格蘭人頭疼的是,在蘇格蘭北部的設得蘭和奧克尼兩個群島則表示若蘇格蘭獨立,它們將效倣公投從蘇格蘭再獨立出去。要知道,根據國際大陸架公約,約三分之二的北海石油將劃歸獨立後的兩個群島所有。這樣算下來,北海石油可給蘇格蘭人帶來的財富並不可觀。

  記者在前往阿伯丁採訪時也有相同的感受。阿伯丁是蘇格蘭石油重鎮,是靠北海石油建立起來的,按常理來講,這裡的居民更願意支援獨立,然而事實卻相反,阿伯丁街頭很難見到有關公投的宣傳品,人們對公投這一話題似乎並不熱衷。假日飯店員工的一席話似乎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説,北海石油造就了阿伯丁城,但石油總有開採完的那一天。在此次公投中,阿伯丁市議會選區中,58.4%的選民投了反對票。

  其次,獨立公投引發的政治風波給蘇格蘭經濟造成了潛在風險。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蘇格蘭地區的經濟支柱性産業不多,主要集中在石油和金融領域。然而隨著公投形勢越來越嚴峻,設立在蘇格蘭地區的一些大企業躁動起來,英國石油公司、荷蘭殼牌石油公司不斷呼籲保持聯合王國的領土完整,以便使他們對未來幾十年的投資環境保持信心。蘇格蘭皇家銀行、蘇埃德銀行則直接威脅稱,如果蘇格蘭獨立,他們將把總部遷到英格蘭。此間經濟學家預計,蘇格蘭獨立後,其經濟將遭遇重創,財政赤字將遠超國際警戒線,至少佔GDP的6.4%。

  事實上,獨立公投已經給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英國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近幾天來,英國股價下跌,英鎊貶值,英國經濟經歷了一次不小的陣痛。雖然蘇格蘭最終選擇了留在聯合王國,但這場陣痛以及由此對英國經濟産生的長期負面影響最終還是要由包括蘇格蘭人在內的7000多萬英國民眾來承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