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全球競爭力報告 中國大陸排第28

  • 發佈時間:2014-09-04 12:0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導讀】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內地競爭力排名上升一位排名第28,瑞士連續六年穩居榜首。《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提升競爭力,必須做好“揚長避短”和“取長補短”大文章。

  央廣網財經9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內地已經不再是一個廉價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生産地,其競爭力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良好的創業和創新環境。”這是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佈的《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對中國內地競爭力做出的多少有些令人振奮的評價。

  根據報告,中國大陸競爭力排名位列第28位,比去年上升一位。中國在金磚經濟體中仍然保持領先地位。其他4個金磚經濟體中,除了排在第53位的俄羅斯排名提升,南非、巴西和印度都有所下降,其中印度和中國內地之間的競爭力差距從2006年的8位擴大到了現在的43位。

  而瑞士、新加坡、美國、芬蘭、德國、日本、中國香港、荷蘭、英國和瑞典等國家和地區,已經至少連續3年佔據全球競爭力排名前十的位置。這些發達經濟體具有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開發、吸引並利用現有的人才,在促進創新方面也進行了較大投資。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內地目前仍存在市場準入不公和市場扭曲等問題,影響到資金和人力等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我們認為,中國內地要提高競爭力,一方面要正視自身問題,“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一方面要眼光向外,“取彼之長、補我之短”。做好“揚長避短”和“取長補短”大文章,我們的競爭力上升的空間不可限量。

  從2004年起,全球競爭力報告以全球競爭力指數作為排名依據,這一指數包括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商品市場效率、教育水準等12個類別的指標。2011年,這一指數又引入可持續發展因素作為競爭力排名的重要衡量標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隆國強認為,中國目前在全球競爭力中最大的優勢仍然集中體現在製造業方面。

  隆國強:中國在全球的競爭力主要還是體現在製成品上,中檔的製成品技術中等,品質還不錯,成本比較低,這是在全球市場上體現出來的競爭力。但是世界基因論壇它是把一個國家經濟幾十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可能我們得分比較高的,比如説基礎設施的完善,宏觀經濟的穩定和經濟增長等等,幾十個指標匯聚成競爭力在全球市場所體現出來的結果。

  與此同時,報告也指出,銀行業的脆弱性、市場準入方面的種種限制措施和壁壘、投資規則等也極大限制了中國的競爭力。隆國強也坦承,這些正是中國競爭力方面最大的短板,要解決這個現狀還是要靠改革。

  隆國強:一個是技術創新,創新的能力不夠強,有能力的大企業創新動力不夠足。第二個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市場準入有些限制,市場平等競爭的環境不夠完善,所以在資源的配置上面存在著一些扭曲。要解決這兩個突出的問題,根本上還是要靠深化體制改革。

  從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中我們看到,瑞士連續六年穩居榜首,另外像新加坡、美國、芬蘭、德國、日本,還有我們中國香港等,排名一直靠前。如何從這些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中吸取寶貴經驗?我們自身的問題又該如何改變?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就此發表評論。

  經濟之聲:論經濟增長,以及吸引資金流入的情況,很多人認為瑞士比不上美國,甚至不如中國,但是瑞士已經連續6年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居榜首了。您認為瑞士為什麼能夠6年佔據榜首?

  袁鋼明:我覺得可能跟它的指標體系的設立有點關係,瑞士是世界經濟論壇的主辦地,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國際的民間組織,它有很大的影響力,也有它的公正性、中立性,或者是學術性。但是它的設立指標上可能還是有點問題,我們知道連續多少年來前十名的國家的確是有創新或者是我們説的非常好的方面,比如説美國、日本、德國,還有中國的香港,還有新加坡等等這些國家,確實有體系的合理性和説服力。

  但是瑞士跟美國、德國、日本這些製造業或者是創新非常強的國家相比,還是稍有遜色。瑞士是有透明、高效的制度,還有運轉良好的市場,但是它的市場的創新力,或者是非常強勁的經濟方面、體系方面還是有所差距,但它的教育、科研、文化、發展還是有它的特點的。所以我們只能説是從整個方面來看,指標的衡量上可能還是存在一點問題。

  經濟之聲:新加坡和美國緊隨其後,分列第2位和第3位,與這些排名靠前的國家相比,我們應該學習什麼?

  袁鋼明:的確如他們本身指標體系所説的,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吸引,特別是培養人才的能力特別強,市場創新能力特別強,還有他們的制度、金融等體系體現出了工業發達國家或者是科技、創新能力或者領先力,特別是像美國、日本、德國這樣的長期以來的發達國家,還有後起來的像新加坡,香港這樣的小的地方,他們的科技創新力都很強,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主要方面。

  經濟之聲:這次中國內地的排名上升了1位,排在第28位,但是我們在市場準入,包括市場的效率方面還是沒有被報告完全認可,還存在一些問題,您覺得問題出在哪?

  袁鋼明:我覺得這一點還是恰如其分的,中國的上升的確有它的道理,比如説這個報告提到了中國市場經濟環境和市場規模,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還有基礎設施,因為中國規模大,體量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家了,特別是製造業,不僅在國內,國際上的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這個高分是使得中國能夠上升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中國的缺陷我們自己也知道,現在我們的改革還不徹底,還沒有完全的實現,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扭曲和阻礙,報告特別提到了産品市場效率還有金融市場,特別是金融體系,有些金融機構還存在一些脆弱的地方,所以對我們的創新力造成了一些阻礙,還有一些資源流動的阻礙等等,所以這是造成我們一些方面低分不利的因素,這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差距,有利於朝著合理的方向改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