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能源市場重塑全球政治格局

  • 發佈時間:2014-08-13 20:29:5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高超  責任編輯:王斌

  德勤有限公司8月11日發佈《2014年石油與天然氣現狀盤點》報告指出,北美能源的蓬勃發展即將使美國從能源主要進口國變成能源出口國。這種轉變産生的漣漪效應目前正波及中東、俄羅斯和中國;這種趨勢也將帶來能源供應的新來源,加劇競爭,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並締造國家間更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

  德勤有限公司石油與天然氣行業全球領導人兼中國能源與資源行業主管合夥人阿迪·卡立夫稱:“今年,能源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動力和實用主義。在歐亞大陸的少數能源緊張關係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北美能源革命的地緣政治影響;面對冉冉上升的中國和振興的俄羅斯對全球事務的影響,美國依然在持續努力維持其全球力量平衡管理者的角色,也同樣顯露出了北美能源革命的地緣政治影響。”

  報告認為,中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正經歷變革,包括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潛在重組。著眼于能源安全,政府正在加快離岸和在岸的能源勘探和開採活動;擁有豐富的頁巖資源,政府亦正在加強上游行業及精煉和化工産能。卡立夫稱:“隨著國家的交通運輸行業和化工行業發展壯大,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經濟對能源的需求也持續強勁,消費曲線將進一步攀升。”

  中國能源戰略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卡立夫表示,中國需要穩定的能源供給以滿足經濟增長需求,因此,中國必須擁有充足、多元、穩定和價格合理的供應。

  201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能夠滿足中國大多數能源需求。一旦中東和北非當前的動蕩局勢一直持續並影響供給,短期內中國可以向俄羅斯、中亞和西非尋求能源供給;長期而言,則可以將目光轉向北美和南美。

  此外,中國也可以通過提高國內頁巖氣産量來滿足自身能源需求,但頁巖氣的發展及商業化需要技術、專業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實現。

  卡立夫認為,從直接進口的角度而言,中俄4000億美元合同對兩國來説都實現了能源組合多元化的目的。該合同平衡了來自中東和中東以外的供應,增加了能源組合中的天然氣比例。同時,價格低於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

  近年來,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也在全球積累了大量油氣資本。收購海外油氣資産時,需要在價格和風險環境兩者間取得平衡。在北美等政治、商業環境穩定的地區,價格相對較高,例如,加拿大市場成熟穩定,高技能勞動力較多,政府管制較少,因此油氣資産收購溢價也更高。而在拉美和非洲等地,商業環境和資産類型都更具風險(財政體制挑戰、缺少高技能勞動力、經營中斷、深海儲備等),但價格較低。

  卡立夫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國際石油公司目前正在經歷能源資産合理化和資産出售的過程,比起單純增加收購的儲備數量而言,國際石油公司更加關注資産或投資回報。一方面,中國國有石油公司能享受到大量收購機會;另一方面,國家石油公司也應當審視自己的油氣資産組合,包括生産成本,並想辦法在提高油氣資産品質和保證資源供應穩定之間取得平衡。目前,非洲的相關油氣市場很活躍——國際石油公司在出售資産、國有石油公司在收購資産,原因是待售資産品質相對更高,而且已經接近生産階段,不需要從勘探開始。

  應該注意到,比起非常規能源,常規能源現在更加受到國有石油公司的關注,原因是常規能源更易、更快生産,而中國國有石油公司也擁有更多常規能源方面的技術。

  全球格局生變

  德勤的報告指出,石油出口國組織和俄羅斯主導石油與天然氣出口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如今,新的供應國正在挑戰霸主們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地緣政治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卡立夫稱:“新的供應來源將在下一個十年撼動全球碳氫化合物市場。美國國內産量的增加,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哈薩克的産量增長將重塑全球石油與天然氣市場及地緣政治格局。我們可能會看到傳統生産國,主要是歐佩克成員國和俄羅斯,他們的霸主地位將面臨挑戰,而且這些國家將被迫積極投入競爭,以保持其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同時,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天然氣等清潔燃料傾斜。在北美洲,天然氣日漸用於發電、製造業和運輸業。日本也計劃增加天然氣在能源組合中的份額,這延續了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被迫中斷使用核能以來的既定做法。在歐洲,儘管近期較昂貴的可再生資源再生變數,致使短期內該地區將更多地消耗煤炭,但市場對於採用清潔燃料的熱衷不會發生改變。

  在能源生産方面,石油與天然氣超大型項目需要新的項目管理策略;在全球能源格局上,美國有望在2020年前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

  此外,報告提醒需要警惕能源民族主義,即由於現代社會離不開能源,所以要確保能源安全;為了國家發展要維護國家的能源主權;由於擁有資源,希望把資源財富變成金錢。每個國家都竭盡所能力圖在某個時候解決這些對立和衝突的議題,反映出國家實力、本土發展目標和國家首要任務的不斷變化。

  儘管近期中東、北非和烏克蘭局勢動蕩,但原油價格仍相對穩定,保持在每桶100美元左右的水準。價格非但沒有升高,反而在過去幾週,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價格出現小幅下降。這一方面是由於石油生産或運輸方面沒有出現重大中斷;另一方面是由於其他非OPEC成員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哈薩克國內産能提高,導致原有的預計進口需求下降,能夠為全球市場貢獻額外的供應量。一旦伊拉克、利比亞、伊朗等局勢動蕩國家由於暴力事件中斷生産,預計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局勢相對穩定且擁有閒置産能的OPEC成員國能夠彌補其生産損失。

  但卡立夫認為,如果衝突加劇,對生産和供應造成巨大影響,將嚴重影響價格,同時,生産中斷的影響將會是長期的。歸根結底,油氣行業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場主導。比起純政治或地緣政治因素,供求關係才更能影響石油價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