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十問北京“十三五”:如何改善空氣品質及水環境

  • 發佈時間:2016-04-05 10:44: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近日,《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佈,描繪出北京市未來5年發展的新藍圖。3月30日,2016年北京市“展望‘十三五’發展譜新篇”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首場報告會舉行。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全面解讀了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綱要》。

  優化功能做加減

  一問:“十三五”時期北京確定了哪些主要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指標?與“十二五”相比有哪些變化,是出於何種考慮?

  答: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按照中央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緊密銜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確定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設定了27項可量化、可考核的主要指標,包括4個“紅線約束”指標、6個“綠色宜居”指標、8個“民生福祉”指標、9個“提質增效”指標。與“十二五”規劃相比,上述27個指標中有15個新設指標。新設指標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自覺運用“紅線倒逼”的思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十三五”規劃首次設立“紅線約束”這一指標分類,並提出了4個紅線約束指標,包括常住人口規模小于2300萬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小于2800平方公里、用水總量小于43億立方米、能源消費總量達到國家要求。

  二是順應廣大市民對建設綠色生態家園的新期待,把生態文明的旗幟舉得更高。新增了5個綠色宜居指標,包括PM2.5濃度下降達到國家要求、森林覆蓋率達到44%、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過99.8%、全市污水處理率超過95%。

  三是突出強調改革發展的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新設了4個民生福祉指標,包括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5年、每人平均期望壽命超過82.4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基本實現全覆蓋、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

  四是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新增加了2個提質增效指標,包括社會勞動生産率達到23萬元/人、服務貿易總額達到2000億美元左右。

  二問:“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將重點疏解哪些非首都功能?

  答:“十三五”時期,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抓好兩個方面,一要嚴格控制增量,嚴格執行、不斷完善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二要有序疏解存量,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區別不同情況,綜合施策、有序推進,鍥而不捨、久久為功。重點疏解四類非首都功能:

  一是一般性製造業。按照“三個一批”分類處理。首先是就地清理淘汰一批,到2017年全市要完成退出1200家污染企業的任務。其次是轉型升級一批。第三是轉移疏解一批。

  二是區域性專業市場。按照“撤並、轉移、調整、升級”的原則,重點推進動物園地區批發市場、大紅門地區批發市場、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疏解,2020年,全市區域性批發市場調整疏解和業態升級要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教育醫療等部分公共服務功能。將通過整體或部分搬遷、交流合作等方式,統籌推動市屬高校、醫院向中心城外疏解,促進教育資源合理佈局、優質醫療資源均衡配置。

  四是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機構。有序推動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向城市副中心轉移,2017年底前啟動搬遷,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

  綠色發展出實招

  三問:“十三五”時期,北京如何改善空氣品質,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答:北京自2013年開始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近三年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5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複雜性、艱巨性、長期性,我們要有更清醒的認識。規劃《綱要》提出,要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治理環境污染,主要採取4個方面措施:

  第一個方面是有效治理機動車尾氣排放。“十三五”時期,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實施國六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車用燃油標準;淘汰國Ⅱ以下標準老舊機動車;加大新能源車推廣力度,在環衛、出租、郊區客運、市內旅遊、郵政、物流配送等行業,加快更新使用新能源車

  第二個方面是基本實現能源清潔轉型。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900萬噸以內。城六區全境、遠郊各區新城建成區的80%區域和市級及以上開發區建成禁燃區,實現無煤化。著力加快推進農村採暖用能清潔化,平原地區所有村莊實現無煤化。

  第三個方面是更嚴格地管控生産排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VOC(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實行收費。適時修訂淘汰類産業、生産工藝和設備指導目錄,及時更新修訂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開展餐飲油煙等低矮面源污染專項治理。

  第四個方面是更嚴格地治理揚塵。建築工地全部安裝揚塵監控系統。

  國家《“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要下降25%。我們將通過綜合施策,全力確保達到國家要求。

  四問:“十三五”時期,北京如何改善城市水環境?

  答:近年來,北京圍繞水源保障、供水安全、節水治污、河道治理、環境整治和防汛抗旱等重點、難點工作,直面問題、努力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水生態環境尚未實現根本性改善。“十三五”時期,北京將加強水環境治理,確保首都水環境安全。

  一是有效杜絕污水直排,系統治理城鄉污水。實施第二個污水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全力推進城鄉結合部、農村等地區截污管線建設,新建、改造污水管線1000公里,基本實現中心城污水全收集。二是在各區河流入界、出界處劃定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實行跨界斷面考核。

  2017年中心城、新城的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7%,喪失使用功能(劣Ⅴ類)的水體斷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

  五問:“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在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方面有何作為?

  答:“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將著力擴大生態空間、環境容量,要實現“三增加、一還清、一協同”。

  “三增加”:一是增加森林面積。鞏固山區綠色生態屏障,實施2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綠化,擴大平原地區森林空間,繼續實施平原38萬畝綠化造林。二是增加綠色休閒空間。新增20處郊野公園,打造一批森林濕地公園,形成“一綠郊野公園環—二綠郊野森林公園環—環京森林濕地公園環”的休閒公園格局,全市建成區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5平方米以上。三是增加大面積的濕地。在房山長溝、琉璃河,大興長子營、青雲店,通州馬駒橋等地,新建濕地3000公頃,在永定河、潮白河、官廳水庫區域恢復濕地8000公頃,全市濕地面積增加5%以上。

  “一還清”是指重要河湖水系基本還清。完成清河、涼水河、溫榆河、通惠河等河流水環境治理,加快推進河湖還清。

  “一協同”是指協同建設區域生態屏障。在北部,協同推進張承生態功能區建設;南部,全面推進京東南大型生態林帶建設,加強北京新機場周邊綠化;東部,著力構築北京與廊坊北三縣之間的綠化生態帶;西部,恢復永定河流域生態功能。

  城市治理見成效

  六問:交通擁堵是習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中指出的“大城市病”的突出表現。“十三五”時期,北京在緩解交通擁堵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近年來,北京市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放在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取得了積極成效。“十三五”時期,北京要繼續深入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堅持建管並重、突出管理,2020年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5%,努力實現城市交通擁堵得到有效緩解。

  一是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到2020年,軌道交通總里程將增加到900公里以上,平均每年增加近90公里,發展速度比“十二五”時期翻一倍;中心城90%的地區居民步行750米,就能乘坐軌道交通;實現“區區通軌道”,遠郊新城居民也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軌道交通服務。同時要採取措施增加地面交通的吸引力。

  二是努力解決好停車問題。要做好靜態交通管理,實施“兩手抓”:一手抓“擴容”,大力挖掘潛在停車資源,儘快編制停車場專項規劃,鼓勵社會多元化參與停車場建設,提供更多的正規停車位;一手抓“壓縮”,通過嚴格執法,堅決治理亂停車,解決好市民反映突出的停車問題。

  三是推動實現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構建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改變北京單中心、放射狀交通結構,形成多節點、網格狀區域交通格局。要高標準建成北京新機場,與首都國際機場共同形成洲際航空樞紐和亞洲門戶。加快京沈客專、京霸鐵路、京張鐵路等幹線鐵路建設,加快京唐、京濱、京石、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等城際鐵路建設,區域城際鐵路將達到1333公里。

  創新驅動要“領跑”

  七問:“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如何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答: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今世界,創新已經成為大國競爭的新賽場,誰主導創新,誰就能主導賽場規則和比賽進程。以幾組數據為例,北京首鋼産值達到100億元所用的時間是71年,聯想集團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所用的時間是13年,百度公司收入達到100億元所用的時間是11年,小米科技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所用的時間才3年,這幾家企業的發展歷程就是北京産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充分顯示出科技創新對企業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必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從“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戰略高地,成為國家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

  一方面,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重點是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創新戰略。目前,北京承接了11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1家、國家工程實驗室50家,分別佔全國的30.9%和36.0%,涌現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超大型積體電路等一批國際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未來5年,我們將全力支援配合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學計劃在京實施,開展一批科技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的技術研究項目,搶佔國際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

  另一方面,全力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十余項先行先試政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創新創業氛圍對全國産生了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未來5年,要進一步強化中關村在創新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發揮其在政策試點、機制探索方面的先行先試作用,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全球創新網路的關鍵樞紐。重點建設好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等重要創新平臺。

  民生保障需築牢

  八問:在“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在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有哪些舉措?

  答:教育成就未來,北京市把教育始終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十三五”時期,考慮到人口規模、佈局的變化和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北京將堅持補缺口和促均衡並重,要在重點區域、重點階段有步驟地補齊基礎教育資源。在重點區域上,繼續加快推進新城地區中小學校建設,以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城鄉一體化辦學、學區制管理等多種形式以強帶弱、以城帶鄉,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比如,加快推進北京五中通州校區、北京二中大興校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順義分校和昌平分校的建設,切實滿足新城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在重點階段上,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切實滿足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帶來的學前教育需求。同時,重點加強小學、初中教育設施建設,適當增加普通高中教育資源。

  九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在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答:“十三五”時期,北京將以全面促進人的健康為中心,將健康理念融入城市發展,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準。一是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準。繼續擴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範圍和內容。繼續完善以社區為基礎的慢性病防控網路,改善慢性病人群健康狀況。二是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推動中心城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郊區疏解,實現天壇醫院遷建工程、同仁醫院經濟技術開發區院區擴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推動朝陽醫院東院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順利實施。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引導患者就近、優先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十問:北京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答:“十三五”時期,將系統實施生育、就業、社保、養老等政策,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社會保障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是讓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全面加強無障礙設計理念,滿足老年人生活及出行需求,擴大老年人活動空間。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的老年人社會優待制度。鼓勵老年人參加文化、教育、體育等社會活動及社會公共事務,提高老年人社會參與度。

  二是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以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為重要節點,強化其在居家助老、社區托老、服務派送、技能培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樞紐和輻射作用。

  三是完善公共養老服務設施。發揮政府和社會的合力,推動建成規模適度、佈局合理、服務高效的公共養老服務設施體系。2020年每千名戶籍老人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40張,為失能老人等服務的護養型床位達到總床位數的70%。

  四是推動“醫養結合”。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通過內設醫療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簽約合作、遠端醫療服務等多種方式為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