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廣東推出122個PPP項目 總投資額達2814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8-21 12:31:48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區的廣東,在前期成功運用PPP模式新建和改造一批公共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再次推出122個項目,總投資額達2814億元,涵蓋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社會事業、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態環境保護6大領域。這是記者從20日舉行的廣東省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項目推介會上獲悉的。

  近年來,廣東地區生産總值和財政收入一直位列全國首位,上半年,廣東全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45萬億元,同比增長7.7%,高出全國0.7個百分點。業內分析人士稱,廣東新業態、新産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持續增強,良好的經濟運作態勢,為廣東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推廣運用PPP模式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據介紹,本次推介的項目都是符合廣東區域發展戰略並適合採用PPP模式建設運營的優質項目,具有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投資規模相對較大、需求長期穩定等特點。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推介的相當部分項目本身可以提供現金流,兼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前,為確保PPP模式有據可依、規範實施,廣東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明確了PPP模式的適用領域、運作方式、項目管理、投資回報、風險防範、項目監督、退出機制、保障政策等,為加快推廣PPP模式奠定了“于法周嚴、於事便捷”的制度基礎。同時,從交通運輸、能源、水利、環境保護等領域選取共10個典型案例,編寫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典型案例選編》,為各級政府運用PPP模式提供借鑒與參考。

  在財政支援方面,廣東鼓勵各地政府可根據自身財力狀況設立PPP融資支援基金、對PPP項目前期費用給予適當補貼對項目融資適當給予貼息,依據績效評價結果給予適當獎勵。同時,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PPP項目納入國家試點範圍,爭取相關資金和政策扶持。爭取中央財政以獎代補資金,引導和鼓勵地方融資平臺存量項目轉型為PPP項目。

  接下來,廣東將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納入法制化軌道,通過簡政放權、加強資訊公開、強化績效評估等方式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確保PPP項目規範實施。

  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公私合營模式(PPP),以其政府參與全過程經營的特點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PPP模式將部分政府責任以特許經營權方式轉移給社會主體(企業),政府與社會主體建立起“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係,政府的財政負擔減輕,社會主體的投資風險減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