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增設“央企服務處”:配備編制人員對接央企
- 發佈時間:2015-07-16 16:00:22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京津冀一體化終於進入了新階段。
記者從發改委系統獲悉,河北省保定市發改委近日增設了一個“央企服務處”的機構,主要職責便是強化服務央企,並把省政府與央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的項目進行責任分解,搞好央企項目在保定的落地。
“主動對接,強化服務。”7月14日,保定市政府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今年我市主要領導多次深入駐保央企,主動到府服務,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此前,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産業轉移,保定圈定了34個産業園區作為承載平臺,謀劃了十大重點板塊、18個重點園區,著力打造一批戰略發展平臺。而央企進駐保定的步伐也在加快。7月3日,國資委[微網志]主任張毅攜87家央企齊聚保定,參加 “央企進河北”活動,共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此次活動中,保定市分別與中國恒天、中國交通集團、中廣核集3家央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增設央企服務處
據悉,保定市發改委在增設央企服務處,把省政府與央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的項目和保定市與央企合作項目一併進行責任分解過程中,所在縣(市、區)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
“每個項目成立一套專門班子,明確一名領導,制定一套方案,一盯到底”。保定市發改委有關人士7月14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項工作主要由保定市發改委負責協調。
7月15日,保定市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尹曉龍向本報記者證實,去年,保定市成立了“對接”領導小組,聯絡京津對接工作,“任務是做好承接北京功能轉移和産業轉移的準備,爭取更多的央企落地保定”。
在此期間,河北省結合京津兩市功能定位和河北省比較優勢,明確將河北定為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産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加速與兩地融合,重點搞好在規劃編制、産業佈局、城鎮空間佈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協同。
在具體工作中,保定建立了工作責任人、重大事項協調、重大問題專報、基礎數據報送、動態資訊報送5項工作制度。“為及時掌握項目進度,實行旬調度、月總結、季通報制度。”保定市發改委重大項目處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不僅發改委一家,凡與承接京津功能疏解産業轉移相關的部門都會參與,並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議。
不過,記者隨後查閱保定市發改委官網機構設置的科室一欄,央企服務處尚並不在列。
“央企服務辦公室的職責主要就是負責對央企的招商和服務。”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張建國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早在2012年,河北省發改委便增設“央企服務辦公室”,配備了一定的人員編制。據悉,央企服務辦公室的主要職責為:擬定並推進落實服務央企的有關政策;協調央企有關重大項目規劃與建設,參與協調央企與地方企業的合作和重組工作,促進重大項目落地等。
7月14日,河北省國資委[微網志]人士向記者證實,至今,央企在河北投資2100多億元,涉及能源、石化、裝備、資訊技術等諸多領域。截至去年年底,在河北投資的央企約40家。
實際上,為加強與央企的對接,保定、廊坊等地在2012年即開始主動對接央企工作。但真正發生質的變化還是在今年2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京津冀三地座談會時提出,從北京城市戰略定位、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健全城市管理體制、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等要求,不要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要重點考慮如何共同搞好京津冀三地的協調發展。
對接央企
7月3日,87家央企聚集一堂共謀合作發展大計。在此次活動上,保定市市長馬譽峰介紹,至今,保定央企及子公司54家,涵蓋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等16個領域。
“我們將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等41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181億元,佔比達77%”。馬譽峰稱。據悉,在這次活動中,中國船舶(36.61, -3.50, -8.73%)重工明確將海洋強國等戰略項目放在保定,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則將在保定重點培育電子資訊産業。
今年以來,中國航太科技(44.34, -0.56, -1.25%)集團董事長雷凡培、中國大唐董事長陳進行、國電聯合動力總經理褚景春等13家央企主要負責人已先後到保定考察,主要目的就是調研如何加快推動重點央企合作項目的建設。
截至5月底,保定與32家央企簽署了合作協議,投資建設央企合作項目56項,總投資1537億元。此前,保定搭建了白洋淀科技城、保定·中關村(9.76, -1.08, -9.96%)創新中心、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平臺,承接京津産業轉移。
據悉,自2011年河北開展“百家央企進河北”活動以來,保定一直把加快與央企合作作為突破口。至今,保定共有駐保央企及其子公司54家,隸屬於中國兵器、中國船舶、中國航太科技、大唐集團等33家央企集團。從2014年至今,保定先後與神華、中鐵、華能、大唐等8家央企集團簽訂了9個合作協議,總投資260億元。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保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承接央企投資轉移的重要一環。
這與保定的超前謀劃有關。記者了解到,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保定將34個産業園區作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産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平臺,並依據各類平台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發展潛力等,分為7類功能區、十大重點板塊和18個重點園區。“這些都是保定提前規劃的,開始很多央企也只是來看看,甚至還産生過動搖或放棄,現在已成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産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平臺了。”上述保定市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此前河北“承接産業鏈”轉移並非一帆風順,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協調利益的重新分割與調整。正如2014年一位北京官員對記者所説:“河北關掉一些鋼廠,再把北京的鋼企遷移過去,這不是真正的協同發展,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此前,央企總部在北京,但按照財稅規定,央企子公司的所得稅必須到北京繳納,而子公司在所在地僅有微利,至今利益分配問題仍然是各方熱議的話題。”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施正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要搞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在利益的重新分割與調整間找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