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路徑:擺脫中國轉型焦慮
- 發佈時間:2015-05-25 14:58:45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馬藝文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主政福建,屢次考察海西院的前身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下稱物構所),鼓勵科研人員勇於創新。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科院原院長路甬祥,曾數次南下海西院,並稱讚其為“科研成果轉化旗幟”。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多次調研海西院,高度肯定海西院的戰略定位及體制機制創新,鼓勵海西院“長驅創新路,恒守求實心”。
15年苦苦探索,一路攻堅克難,海西院逐步探索出一條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
論技術,海西院瞄準行業科技需求,其在非線性晶體製造、乙二醇新工藝流程研究等結構化學和新晶體材料等方向,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論成果,海西院不僅推動一批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閩轉化,而且聚集了一批來自全球的有技術與理想的創業人才,創設了一批有市場前景的科技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海西院及其前身物構所已推動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成立了一批高科技公司。數字還不算大,原因是起步時間也不算長,關鍵是它特點、亮點突出,一大批“童子型”企業茁壯成長,前景可喜。
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從一無所有,到內迴圈的福晶模式,到突圍式的煤制乙二醇模式,到半開放式的海西院平臺,再到全開放式的平潭創新論壇,它機制順暢、體系完備、生態健康。
可以説,通過近年艱苦探索,在中科院、福建省的大力支援下,在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在福建省兼具自貿區、海上絲路起點並且隔海望臺等優勢疊加效應的鼓舞之下,海西院已初步探索出一條在國內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轉化路徑。它整合産學研多種創新要素,構建系統整合轉化的生態通道,以海西院為主體,有望衍生成為一個前景廣闊的創新生態。
海西院本身是科研事業單位,但它不僅孕育了一批高科技企業,而且培養與吸引了一批優秀企業家,這些科學家與企業家,發揚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無畏精神,越過科研創造的“高山之寒”,走出中試的“死亡之谷”,突破科研與企業兩張皮的“孤獨之島”,闖過機制體制桎梏的“地雷之陣”。他們,是構建中國創新“綠色通道”生力軍的重要力量。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這是最響亮的口號,也是海西院創新精神最凝練的寫照。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海西院一路走來尤為不易,創新永遠在路上,海西院的探索仍在繼續,願海西院的探索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廣。
破局,福晶科技破蛹化蝶
福晶科技上市,核心科研人員入股,挑戰的不僅是政策限制,還有固有觀念。改革始於責任與擔當,海西院迎來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
福州市楊橋西路155號,榕蔭匝地,庭院深深。故事要從15年前的中科院物構所開始。
上世紀末,全國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大潮初起波瀾。1998年方正科技已借殼上市。雖然物構所在非線性晶體製造等領域也有一批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但一直未能形成世界領先的産業。
“自己其實也有好東西,但看得到眼裏,卻吃不到嘴裏”。這讓2001年接任所長的洪茂椿坐立不安。
“國家每年撥付這麼多科研經費,我們為國家做了什麼?”
“研究所既不在大城市,又遠離北京的院部,只有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子,才有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之地。”
洪茂椿認為,物構所既要重視基礎研究,也要重視部署力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只有技術轉移轉化獲得收益,才能舒筋活絡,形成物構所良性發展的迴圈。
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革改制由此開始。
萬事開頭難。福晶科技改制的告狀信雪片般地飛進了主管部門領導桌上,理由無外乎“涉嫌國有資産流失”“違反政策”等。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很多人反對福晶改革改制,是因為觸動了最敏感的人事問題,數十名科技人員要從事業編制變成企業編制。
當時洪茂椿剛剛上任,頂著壓力,堅持推進福晶科技改制。在他看來,個人榮辱事小,國家需求事大。“都不願擔風險,誰來搞改革?”
慶倖的是,物構所的改革創新及福晶科技的改制得到了中科院和福建省主要領導的支援。習近平同志擔任福建省省長期間,多次視察物構所,肯定其發展和改革成績,要求物構所在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在福建一馬當先,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2001年,物構所全資子公司福建晶體技術開發公司成功改制為福晶科技有限公司,所裏兩個核心技術團隊整體加入企業。
改制初期,企業管理者薪酬參照處長級別發放。但投資商深圳創新投提出,公司發展對科技依賴程度這麼高,主要人員待遇不改善,對企業發展十分不利。於是物構所破天荒允許科研人員以現金與之前所獲專利獎勵資金入股企業。
通過這一系列改革,福晶科技改制構建了一套“物構所——工程中心——福晶公司”的“鐵三角”科研成果轉化體系,即企業提供資金和工程化條件,依託研究所人才隊伍和持續的創新供給,三者良性互動做大做強。這不僅緩解了企業擴張面臨的資金壓力,而且把科研團隊與企業利益牢牢地捆在了一起。多年來,儘管很多競爭對手來挖人,但福晶主要研發人員無一離職。
福晶科技于2008年上市,現已成為全球非線性光學晶體最大、最權威的供應商,佔據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掌握著全球非線性光學晶體市場的話語權。福晶科技董秘蔡德全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一個公司地位高不高,應該放在産業鏈中進行衡量。現在,福晶科技已經穩穩站在了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金字塔頂。
突圍,煤制乙二醇實現量産
煤制乙二醇量産是物構所的“跨世紀之夢”。轉變觀念,突破禁忌,放開心態,與外部企業合作,借用外部資金,此項目成功跨越中試“死亡之谷”。
福晶科技改製成功,物構所聲名鵲起。但福晶模式仍有明顯局限,比如資金來源和科研成果均來自內部。所以,這個“鐵三角”體系,無法解決耗資巨大的轉化項目,比如煤制乙二醇。
物構所煤制乙二醇攻關組組長姚元根介紹,實現煤制乙二醇量産是物構所幾代人的“跨世紀之夢”。乙二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我國需求量很大,一直嚴重依賴進口。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起,物構所就開始以煤為原料,研究乙二醇生産的新路徑,以替代世界通用的石油制法。但這一項經濟與社會價值都非常大的科技成果,一直束之高閣。
“科研單位的資金來自國家撥款,基本集中在實驗環節,我們沒有餘力建設中試裝置。”姚元根説。
眾所週知,科研成果轉化有其固有的複雜性,一項成熟的技術成果要應用於社會生産生活,一般需要經過三個環節:理論與實驗室研究、中試、産業化。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科研、中試、産業化三個階段的資金需求比例是1:10:100。
物構所副所長蘭國政表示,中試階段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所需要的投入遠大於科研階段,政府投入渠道少,科研成果完成單位一般沒有能力投入,而且,由於存在比較大的技術和市場風險,企業的投入意願也明顯不足。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一份研究報告指出,90%的科研成果在中試時夭折。因此中試被稱為科研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
煤制乙二醇技術被中試卡了多年的脖子之後,終於迎來了轉機。2006年,物構所與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丹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三方協議,物構所提供技術,金煤化工提供資金,在丹化集團進行中試。
合作之初物構所提出,中試成功後,新生智慧財産權將與金煤公司共用,物構所佔比51%,後者佔比49%。明確的約定,打消了企業的顧慮,讓中試在一年後完成。
2007年,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物構所煤制乙二醇實驗室技術及中試技術評估作價入股到通遼金煤中,佔股約為11.99%。各方密切配合之下,2009年,投資20億元、世界上首個年産20萬噸的煤制乙二醇示範項目在通遼正式投産。
物構所提供技術,金煤化工提供資金,丹化集團提供中試裝置。這個很有創造意義的合作模式大大豐富了“鐵三角”模式的內涵,“鐵三角”進而被路甬祥譽為“金三角”,即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工程産業化三者互相促進。
乙二醇示範項目讓物構所趨於開放。“從之前的物構所到後來的海西院,對外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原創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並不刻意追求高比例股權。”物構所所長曹榮表示,開放的心態讓海西院在此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合作機會。
嫁接,海西院“雙核驅動”
偉大的創新從來就不是單打獨鬥完成的。福晶和煤制乙二醇項目的成功,引起了中科院、福建省、福州市對物構所的重視。在政府力量與市場力量的“雙核驅動”下,海西院應運而生。
創新是一個永不衰朽的話題,是一個國家與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長長的雪坡”。
有創新就有機會。2008年中科院與福建省簽署第二輪院省戰略合作協議;2009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然而,由於歷史原因,福建省大型科研機構偏少,科技資源相對薄弱,還有相當數量以勞動和資金密集型為主的産業,核心競爭力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目標轉向戰略性新興産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成為破局的關鍵。中國科學院、福建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院省共建,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區域創新的緊密融合,提升海西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海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戰略構想。在經過對福建産業需求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後,海西院的建設方案隨即出爐,2010年6月18日,中國科學院、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舉行簽約、授牌和奠基儀式,以物構所為法人依託,共建海西院。
自此,建設海西院的工作全面鋪開。
海西院建設要用地用錢,福建省、福州市提供資金和土地;海西院建設需要引進人才,中科院提供人員編制;為了支援福建省産業發展,中科院明確提出所有科研成果根據福建省的需要都可以在閩轉化。
在多方支援下,海西院發展順利,成效顯著, 2015年5月19日,順利通過院、省、市共建三方的綜合驗收。
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是國家對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共建各方對海西院建設的要求。本著開放辦院的理念,海西院尤為重視與企業、政府、仲介機構、金融機構等各方的合作,努力促進科技和産業的對接,科技與資本的對接,努力完成由內迴圈的“研究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産業基地”三者互動的知識和技術創新鏈,向開放的“前沿科學——變革技術——産業示範”三者互動的科技創新價值鏈轉變。
在海西院的多個合作夥伴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下稱福建企聯)。福建企聯聚集了全省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他們不僅有著旺盛的科技成果需求,也掌握著資金、管理人才等科研成果轉化所需的資源要素。
福建企聯專門組建了科技服務委員會,聘請洪茂椿院士擔任主任。該委員會下設成果、需求、人才和投資基金等四個數據庫,組織福建企聯的成員企業,向海西院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各種要素支撐。
來自各方的合力讓海西院創造性地實現一些機制體制上的完善與突破:
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和成長,離不開風險資本的支援。福建中科光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光芯)創始人蘇輝就面臨資金短缺的困擾。蘇輝留美多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後回到海西院,創辦了中科光芯。
為了解決“蘇輝”們缺乏融資渠道的困擾,福建企聯組織有眼光、有實力的會員企業設立科技産業投資基金,專門支援海西院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
在中科光芯的融資過程中,福建企聯表示,希望一次性解決企業資金壓力,避免因融資時間過長、股東過多,出現決策困難等問題,造成企業錯失發展窗口期。
專業化管理人才缺乏也是困擾創新型企業的一大難題。福建中科光匯鐳射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光匯)的財務總監、運營總監均是通過福建企聯引進的。
“各方合作已經進入良性迴圈,只要我們這邊有新的成果,福建企聯就會組織企業來對接。”洪茂椿表示。
籌建海西院,讓這裡的科研成果轉化土壤更加肥沃,一批高新企業在這一土壤上紮根。
福建中科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芯源),是國際首家規模化生産LED透明陶瓷熒光體和基於透明陶瓷熒光體的LED封裝光源以及LED應用産品的企業;
中科光芯是中國首家半導體鐳射器和探測器生産企業,其生産的“光晶片”産品填補了我國三網融合中核心器件産業的空白……
這些企業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預計5年內可帶動相關産業新增産值200億元。
聚合,海西育成中心構建創新價值鏈條
通過定立規則,搭建平臺,海西育成中心初步實現了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聚變共贏,實現了科技創新中“前沿科學——變革技術——産業示範”三者良性互動,形成了完整的創新價值鏈。
一直以來,受體制機制影響,我國一直存在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習近平總書記説:“就像接力賽一樣,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沒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兒跑。”可見,組織接力的“媒介”也是創新的重要一環。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2011年4月27日,依託海西院,中科院海西育成中心正式成立。它是一個廣泛聯結風險資本、産業資本以及企業、行業協會和科技仲介機構的橋梁和紐帶。
中科院在全國共擁有100多家直屬研究機構、10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全院科研人員達5萬餘人,充分利用這些科技資源為福建産業發展服務,是海西育成中心的重要任務。
為建立中科院系統的科技成果庫,海西育成中心聯繫走訪中科院10多個與産業聯繫緊密的研究所,匯集有産業化前景的科研成果500多項。為了讓中科院系統的科技資源更好地為福建産業發展服務,海西育成中心舉辦了中科院新材料百項成果對接會等一系列專項對接活動,並篩選重點項目與研究所進行合作洽談,推進了一大批中科院系統的科研成果在福建的落地轉移轉化。
此外,要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就必須了解産業及企業需求。
為此,海西育成中心多次組織科研人員深入企業調研。比如以産業技術應用開發為目標,圍繞3D列印技術産業鏈,走訪福建海源機械、福州萬象三維、福州藍卡潞等10余家上下游企業,推動組建福建省3D列印技術産業聯盟,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圍繞泉州裝備製造業,走訪泉州凹凸精密機械、福建先創電子、石獅市飛通通訊設備等二十余家企業,凝練機械行業科技需求。
海西院材料工程研究所吳立新研究員從事的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性能改善等研發。2012年底,在海西育成中心的推動下,海西院材料工程研究所與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工程研究中心。吳立新帶著他的團隊幫企業設計了一套新的産品材料配方,使得新産品成本下降10%,性能提高了20%,徹底解決了核心材料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海西育成中心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企業家、科學家的溝通橋梁。
中科光匯總經理潘光輝説,他加入中科光匯時,經常跟持有核心技術的楊健博士發生意見分歧。“大家拍桌子、瞪眼睛好幾次,後來才慢慢互相接受。”潘光輝表示,因為科研不用考慮市場因素,往往科學家會追求極致,造成産品成本過高。
“在實驗室哪怕實驗一萬次,只要最終成功了就行。但是企業需要生産可重復、易操作、低成本。”中科芯源副總經理葉尚輝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即便是擁有全球領先的原創研發團隊,但是要走向市場,中科芯源也得按照市場規則做二次開發,從而實現把實驗室工藝轉化為流水線工藝這一目標。
在海西育成中心的推動下,技術與産業在海西院轉化逐步走上良性迴圈。一大批科技企業實現“高位嫁接”,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數十倍于之前。據悉,兩年時間裏,中科光芯估值由3500萬增加到2億元,中科光匯估值也從3000萬達到2億元。
2014年,海西育成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和福建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整合,平潭創新論壇構建“中國創新”生態
海西院的探索仍在繼續,受海西院經驗的啟發,高舉創新大旗,旨在解決全國科研成果轉化難題的平潭創新論壇有望打造出中國第一個創新“生態”系統。
科技成果轉化通常有這樣的規律:一個成功的科技項目,可望形成100億美元的經濟規模;一個成功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可望形成1000億美元的經濟規模;而一個成功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系統,則可望形成一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如果説,福晶科技、煤制乙二醇只是“項目”級別的成功,海西院與海西育成中心只是“平臺”級別的框架,那麼,平潭創新論壇則有望打造出中國第一個創新“生態”系統。
圍繞在海西院周圍的科學家、企業家與金融投資家們知道,有一個良好的可轉化的科技項目固然重要,但是有一個有利於轉化的路線圖更為重要;有一個創新整合的“平臺”固然重要,但是有一個有利於創新成長的“生態”更為重要。
而且,“自主創新”不等於“自己創新”。全球價值鏈的出現,使全球價值鏈的三大主要環節,包括研發設計、製造組裝和行銷服務都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實現,必須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如果把“自主創新”等同於“自己創新”,反對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它其實是“秀自主,不創新”。
為了建立創新生態體系,同時為了更充分利用自貿區與海上絲路起點磁效應,吸引大陸與台灣的科技與經濟成果,海西院與福建企聯及其會員企業聯合高校等機構共同成立了福建省産學研合作促進會,由福建企聯發起,福建省産學研合作促進會作為承辦單位之一,共同推動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簡稱平潭創新論壇),打造創新生態。
平潭創新論壇作為創新思想的策源地及科技成果轉化的對接平臺,旨在推進中國乃至全球的企業家、科學家攜手合作,打通産學研用通道,共同探索創新驅動路徑,協同創新,進而促進我國産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助推中國創新驅動戰略。
“發起平潭創新論壇,就是因為受到了海西院經驗的啟發。”福建企聯一位權威人士介紹,2015年7月8日,平潭創新論壇將在福建平潭召開。聚合優勢,對接訴求,努力徹底解決創新過程中長期以來形成的“科技與企業兩張皮”的頑疾。
洪茂椿説:“希望這樣能徹底打通科研轉化的任督二脈。”
當前海西院正乘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的東風快馬加鞭,可以預期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這面被譽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旗幟將愈發艷麗。(來源:企業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