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粵津閩自貿區建設獲“準生” 特色鮮明定位各異

  • 發佈時間:2014-12-16 07:26:1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12月12日,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自貿區建設獲得“準生證”,自貿區擴容消息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得以確認:“依託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會議要求抓緊制定新設自貿園區具體方案,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調整實施相關法律規定。

  儘管此前關於三地將設自貿區的傳聞時有出現,但此次靴子落地,依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迅速被媒體聚焦,人們再次以極大的熱情重新審視這三個濱海之地。迎接自貿區2.0時代,它們準備得怎麼樣了?自貿區擴容對當地乃至全國又意味著什麼?

  探索差異化建設,三地特色鮮明、定位各異

  福建自貿區,突出對臺自由貿易,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合作前沿平臺;廣東自貿區,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天津自貿區,專家分析將主要以製造業為中心……

  如果説,此前的上海自貿區是出於對自貿區的一般性探索,那麼,此次廣東、天津、福建三地擴容,則是出於對自貿區的差異化探索。

  記者從福建省一位領導處獲悉,雖然目前福建自貿區的具體範圍還有待國家最後確定,但福建自貿區將採取一區多園形式基本可以肯定,即在福建自貿區的大框架下分別在廈門、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泉州設立四個自貿園區。廣東省商務廳則表示,廣東自貿園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天津自貿區方面,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分析,天津自貿區將體現四大特色,即北方港口樞紐、金融創新、高端製造和服務京津冀一體化。

  和而不同的背後,是三地各異的資源稟賦與發展現狀。

  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分析,“福建自貿區建設的最大特色應該就是對臺,這與福建的發展定位與優勢是相符的。”

  廣東的成本比較優勢、土地資源等紅利已經消耗殆盡,經濟運作進入新常態。就此,廣東申報自貿區,著力在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試。

  隨著投資與服務貿易便利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天津則是在高端製造、金融創新以及港口物流業務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濱海新區融資租賃業位居全國之首,以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發展良好,天津港更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

  三地厲兵秣馬,自貿區建設緊鑼密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記者獲悉,雖然福建自貿區仍有待國家正式批准,但上海自貿區的不少運作經驗已在福建提前落地。

  貨物可先出區後報關,企業註冊登記時不用再提交驗資報告……這些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已在福州實行。此外,“先進區、後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區內自行運輸”“保稅展示交易”等在上海自貿區實施的監管創新措施,也已在福州保稅港區成功複製。

  福建省國稅局也要求推廣自貿區的“辦稅一網通”十項創新服務舉措,提升全省國稅機關“辦稅一網通”能力。廈門海關在全國率先逐步複製推廣了上海自貿區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中的6項制度。11月,廈門某公司申報的9個品牌、共計5400瓶葡萄酒進駐“廈門海滄進口酒類保稅展示交易中心”,此舉即是對上海海關“保稅展示交易”的複製。

  與此同時,廣東與天津也正厲兵秣馬。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分析,一旦形成廣東自貿區的概念,側重點就不在於政策洼地、政策優惠、政策傾斜,而是打造最高標準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專家分析,現階段香港、澳門同樣面臨著發展空間有限、産業單一等狀況。粵港澳三地更應該充分利用中央提供的好平臺、好政策,加強高度合作和深入融合。

  記者了解到,廣東自貿園區將通過在CEPA框架下擴大對港澳開放、破除準入後的隱形壁壘和政策障礙、自貿園區自身體制機制的創新,進一步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通過自貿園區進一步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機制,加快經貿規則與國際對接,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

  “發展特色金融産業,服務實體經濟;簡化行政審批程式,建設投資與服務貿易便利化平臺;完善政府監管體系,審慎防範風險。”在周立群看來,天津自貿區的未來發展路徑也很清晰。

  創造國際化平臺,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多自貿區

  自貿區建設進入2.0時代,對當地乃至全國究竟意味著什麼?

  “廣東自貿園區的批准,將會給粵港澳三地的融合發展提供更多開放合作的空間。”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説。

  從長遠來説,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徐印州認為,廣東自貿園區的意義不僅是港澳,還是東南亞市場、亞太市場、全球市場。“自貿園區將為整個粵港澳地區帶來競爭新優勢,讓我們面向全球市場去競爭。”

  而對於獨具對臺優勢的福建,廈門臺商協會副會長李鑒育説,“如果台灣地區的自由經濟區與福建自貿園區對接,兩岸建立一體化的自由經濟區,那麼對台灣地方的經濟拉動作用將十分明顯。”

  不僅如此,福建自貿區也將成為當地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重要平臺。福建省與東盟國家有著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2013年,福建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42.9億美元。東盟已成為福建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閩企“走出去”的重要地區。東盟還是福建重要的入境旅遊客源市場,2013年福建共接待入境東南亞遊客51.51萬人次,佔境外遊客總人數的10%。

  “濱海新區建設自由貿易港,對天津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對外開放會産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周立群分析,天津港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自貿區建設不但能提升港口物流,還能引導港口物流企業向國際化、集團化和規範化發展,未來,濱海新區作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功能載體將得到深化。在落實好自由貿易港負面清單的前提下,我國北方産業升級將會極大地得到促進和帶動。拓展離岸金融,更將引領我國北方金融創新。

  對於老百姓來説,自貿區建設又意味著什麼?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後曹知修説,以天津為例,負面清單管理將把約束企業自主發展的框框和屏障進一步解除,它將吸引更多的優質資本和市場主體進入天津乃至中國拓展事業,對就業的帶動作用將會很大。同時,天津自貿區會便利居民購買進口商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積極發展自貿區經濟,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進行深水區改革的頂層設計,是釋放制度紅利的戰略需要。”周立群説,以“大力推進投資與服務貿易便利化綜合改革和創新”為主旨的天津、廣東、福建新設立自貿區,將實施“簡化審批、打破壟斷、一線放開、二線監管、負面清單”的自貿區運營模式,打造投資便利、貿易自由、高端聚集、金融完善、監管透明、法規健全、輻射顯著的全球經濟制高點,為我國發展創造國際化平臺。從這個角度講,我國未來還會有更多自貿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