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青海省積極推動天保工程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1-28 00:32:13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2014年,我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設工作按照國家林業局“轉型發展年”的總體要求,認真安排部署,突出抓好工程轉型發展與管理創新,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開展林下經濟示範林場和林區示範戶試點,助推工程轉型發展。安排資金600萬元,在瑪可河林區示範藏茶種植,在西寧市周邊林區示範綠色廢棄物開發利用,在仙米林區示範特色養殖等項目;安排資金350萬元支援國有林區周邊農牧民示範戶開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牧)家樂等項目,通過開展林下經濟示範林場和林區示範戶試點工作,為促進林區農牧戶增收致富和提高管護天然林的積極性,助推工程轉型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狠抓國有林場考核評比工作,提升國有林場管理水準。在全省開展公益林、天然林保護補助資金與保護責任、保護效果掛鉤工作。對全省102個國有林場為主體的國有管護單位開展考核評比工作,實現項目資金與管理效益掛鉤,按照考核等級對國有林場投資進行獎懲,以此激發國有林場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在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中的骨幹和示範作用。

  三是加大科技支撐力度,逐漸提升科技化管理水準。在“三防”智慧預警系統試點建設一期基礎上,在大通東峽林場、互助北山林場、祁連縣林場開展二期建設,並將省乾旱淺山造林試驗站、瑪可河林業局納入試點範圍。通過衛星技術、網路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等物聯網綜合運用來實現天保工程管護工作的現代化和智慧化,實現了對整個林區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管理。同時在湟中、民和、門源、同仁等7縣開展天然次生林區森林資源管護監測與示範、優良樹種繁育及乾旱淺山造林技術研究等天保工程林業科技支撐項目,把林業生産實際與先進科技緊密結合,創造良好的科技研究環境,爭取在關鍵技術上取得新突破、新進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四是以省級監理工作制為主要抓手,切實保證天保工程建設品質和效益。在天保工程區開展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監理、省財政支農資金造林育苗項目監理、森林管護工作監理、天保工程區造林資金項目監理等工作,以品質控制為核心,及時掌握工程進度,注重投資效益。採取現地核實、抽樣調查、社會調查及資料查詢相結合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了全年各項任務的全面完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