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滬擬出臺政策扶持電影産業

  • 發佈時間:2014-10-27 08:4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高 磊  責任編輯:王斌

  -“2014上海電影工作座談會”今日召開,市委市政府確定文化産業中優先發展電影-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這將是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有産業産品政策,也有金融技術支撐

  2013年上海電影票房15.7億元,比2011年增長31.9%,連續6年、每年以兩位數幅度增長;2013年上海電影院共178家,銀幕數765塊,座位數13萬個,其中 I-MAX10塊,影院、銀幕數量、院線數持續增加; 出産了如 《西藏天空》、《辛亥革命》、《高考1977》、3D動畫《大鬧天宮》、3D戲劇電影 《霸王別姬》 等一批具有人文藝術價值的藝術佳作,同時也涌現出《到阜陽600里》、《hello,樹先生》等藝術上有突破、有亮點的新人新作……在中國電影“黃金時代”的大背景之下,近年來上海電影取得快速發展,勢頭興旺。

  今日,2014上海電影工作座談會召開。記者獲悉,此次上海將推出《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一系列的機遇,一整套的政策,將為上海電影發展打開更大、更廣、更好的局面。

  量質齊升,票房每年以兩位數增長

  作為中國電影的發源地和創作、生産重鎮,上海電影曾創造了一波又一波的輝煌。“近年來,上海電影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在體制機制創新、産業扶持政策以及産業布點佈局上持續開展創新。”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胡勁軍透露,2011年4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設立了5000萬上海電影專項扶持資金,用於促進重點影片拍攝,培養優秀青年電影人才,扶持新人新作,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影院建設,重點扶持市郊鄉鎮影劇院以及部分新建的鄉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影劇場)的數字化改造,扶持上海國際電影節,支援上海國際電影節提升辦節水平。今年7月1日,上海正式試行國産電影屬地審查職權。

  看電影,已經成為上海市民最為喜愛的文化休閒娛樂項目之一。幾乎每部在內地上映的大片,都繞不過上海這個宣傳陣地。迅速提高的不僅是票房成績,還有上海出品電影的整體品質。《西藏天空》、《辛亥革命》、《高考1977》等,無不顯示出上海電影工作者的創作水準。

  “雪中送炭”,從創作源頭支援電影

  上海電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告訴記者,隨著中國電影進入被業界稱為“黃金時代”的關鍵發展期,國家提出了由“電影大國”變成“電影強國”的戰略目標。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於促進電影産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第一次將電影産業的發展提升至國策的高度。今年6月,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部門推出《關於支援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多項政策出臺形成的組合拳,為電影産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任仲倫告訴記者,從現實看,上海要建設成為國際文化大都市,電影是最有世界影響的藝術樣式和産業模式。“電影是屬於全球的,好的電影與好的電影企業,從來不可能只局限在本地區和本民族,它的繁榮和發展必將影響更加遼闊的地區與民眾。奧巴馬去年在好萊塢説,美國因為有了好萊塢而有所不同。許多人沒有到過美國,但是通過美國電影了解了美國,美國也通過電影輸出了自己的價值觀。無論從歷史地位還是從現實擔當,上海電影都應該通過全産業鏈的發展,建立自己的地位,發揮自己的影響,為中國電影和城市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在任仲倫看來,上海市委市政府確定在上海文化産業中優先發展電影,這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決策,同時推出的《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是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它既有産業政策,又有産品政策;既有針對電影全産業鏈發展的政策,又有金融支撐和技術發展等配套政策。尤其是從原創的源頭來支援電影,這對於競爭日益激烈、成本日益增加的電影製作來講,是雪中送炭的”。

  海納百川,金融、科技成新優勢

  就在上海電影工作座談會召開前一天,曾以驕人票房在國産電影中創下佳績的影片《畫皮》系列製片人、麒麟網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龐洪將“麒麟影業”整體搬遷至上海,落戶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龐洪告訴記者,上海電影産業發展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城市心態開放,海納百川,非常國際化,有利於吸引各方人才;同時,依託上海自貿區文化領域開放的契機與上海建設金融中心的優勢,吸收和利用外方先進的電影觀念、製作技術和市場開發經驗成為可能,比如聚焦在好萊塢已被廣泛應用和認可、但在內地市場尚未破冰的“完片擔保模式”已在申城建立,通過對完片擔保的本土化探索,制定適合上海電影産業需求特點的投融資機制和服務模式; 上海首家大型影視後期製作服務平臺已經啟用……

  “如果説,之前的中國電影注重的是內容和藝術,那麼,隨著下一階段電影産業的升級,光靠這兩點肯定不夠,金融和科技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兩方面,上海都有很好的基礎。”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也是上海電影産業發展“文教融合”的一個創新點,由上海大學與溫哥華電影學院合作辦學的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就紮根在此,“電影人才的培養,對未來上海電影的孵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龐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十分看好上海電影的未來,“最近和朋友們聊天,我都會説起,未來3-5年,中國電影的重心很有可能會南移上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