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銀行機構應“內外兼修”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

  • 發佈時間:2014-09-29 12:31:59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近年來,非法集資變化多樣、手段新穎、名目繁多,使得社會公眾辨識非法集資的難度大大增加,給社會穩定和人民財産安全帶來極大隱患。銀行作為連接組織和個人的重要橋梁,在“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之下,銀行應該通過內部嚴格管控和外部大力宣傳的“內外兼修”機制,為“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內部人員嚴格管理,防控風險

  認清形勢,將“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 作為一項長期工作

  非法集資危害性極大。首先,極易給人民財産帶來巨大損失。非法集資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後,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佔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嚴重者甚至傾家蕩産、血本無歸。其次,非法集資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極易引發社會風險。金融的順暢有序好比經濟“血液”的暢通,有利於聯繫起各种經濟元素,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經濟健康運作。非法集資行為破壞了資金的正常流動,擾亂了經濟秩序,威脅到了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第三,非法集資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嚴重影響社會和諧。非法集資往往集資規模大、人員多,資金兌付比例低,處置難度大,容易引發大量社會治安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在當前經濟形式下,非法集資採用高息誘惑打破社會公眾的心理防線,混淆投資理財概念迷惑群眾,為非法集資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存在著巨大的社會隱患。銀行機構應該將“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常抓不懈。

  銀行工作人員由於職務因素,也極易成為非法集資的參與者。銀行人員參與非法集資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一、銀行工作人員所具有的特殊身份,使被害人對其本人和其集資活動比較信任,特別是被害人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是其銀行老客戶,他們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同意為其提供資金。二、有的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自身對借貸、轉賬等業務流程的熟悉和經手相關業務工作的便利,通過偽造相關文件的方式實施非法集資。三、非法集資者一般要為被害人提供銀行賬戶以收取資金,特別是當其編造幫企業銀行轉貸等理由時,需要偽造該企業負責人或企業的轉机賬戶,銀行工作人員則較易利用工作關係而偽造成功。四、目前銀行信貸利率與民間融資利率存在價差,這産生了巨大的利益誘惑,而一線銀行工作人員容易獲得資金供需方的需求,其在資金供需方之間實際上充當了資金掮客的角色,並從中牟取利益。五、有的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便利,向社會群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後,再以較之吸儲利息更高的利息向急需資金的人轉手放貸,從中牟取吸儲與放貸之間的利息差。由此可見,銀行內部人員也成為“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銀行機構應該著力加大員工教育學習和員工自身風險排查。定期組織員工認真學習最高法、銀監會等部門出臺的打擊非法集資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剖析近年來金融機構發生的非法集資典型案例,使員工充分認識非法集資的社會危害性,杜絕員工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將嚴禁參與非法集資的“制度紅線”傳達給每一名員工,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合規意識,使員工深刻認識參與非法集資行為的嚴重危害性。另外,銀行還應該通過組織員工填寫非法集資風險排查情況表、員工思想動態排查表,對照自查是否存在參與非法集資、誤入非法集資陷阱的情況,以實際行動保護自己、提醒自己遠離非法集資。

  努力強化對外宣傳

  銀行作為群眾資金存儲的重要機構,也應通過客戶資源優勢,將“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的理念宣傳深入人心。如在網點的顯眼位置,通過電子屏滾動字幕和宣傳海報將非法集資的相關內容進行大規模宣傳。銀行工作人員也應通過典型案例教育等形式積極向客戶介紹非法集資的特徵、形式、手段及危害,強化社會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引導公眾理性投資。

  銀行機構還應該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的專項活動,積極宣傳防範和識別非法集資和外部欺詐的主要特徵,表現形式及常用手段,揭示非法集資的風險和危害,提示實施非法集資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幫助客戶增強辨非法集資的的能力。同時,引導存款人和消費者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從源頭上壓縮非法集資生存空間,做到造聲勢和出成效相結合,營造全社會共同預防和打擊非法集資及其相關犯罪活動的良好輿論氛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