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北京公交票制票價近期聽證 8成民眾提議分段計價

  • 發佈時間:2014-09-23 08:2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昨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經過廣泛深入的研究和討論,目前北京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的思路和原則已經基本確定,本市近期召開公共交通票價改革價格聽證會。而在由市發改委、市交通委共同開展的“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中,共收到24079人提出的40222條意見建議,超過八成的建言人建議按乘坐里程、站數、換乘次數等方式進行分段計價。

  關注一:

  市民提建議超4萬條

  “公開徵求社會意見,開門定方案”是本次公共交通票價改革定下的主基調。市發改委透露,本市公共交通票價改革建言通過網路、微信、信函、傳真4種平臺。有13188人在網上提出15945條意見建議,有10713人在微信上提出24099條意見建議。此外,活動還收到信函126份,傳真25份,電話27個。

  “這些意見和建議,我們邀請專業機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進行了認真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吸納。”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綜合統計4萬多條意見建議,能夠看出市民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是公益性的服務,要根據政府、企業、乘客的可承受力,明確公共交通發展中三方的責任和運營成本的三方分擔問題。其次北京要繼續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而且發展要遵循基本發展規律,票價政策要公平合理,票價水準要適當反映成本變化情況。

  公共交通的本質要求是實現乘客安全便捷出行,票價調整要充分評估對北京整個交通系統的影響。市民的意見還集中在服務方面,要提高交通管理的精細化水準,提升公共交通的運營服務水準,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總體來看,社會各方面對北京公共交通票制票價改革的必要性已形成廣泛共識,一些共性意見也已充分吸納到我們的工作中來。”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注二:

  62%建言推出多樣化票種

  細化來看,此次活動針對軌道交通的意見共有10433條。在有關票制的意見建議中,92%的建言人認為單一票制不合理,建議按乘坐里程、站數、換乘次數等方式進行分段計價。近80%的建言人認為現行票價水準偏低,建議適當調整票價水準。

  有62%的建言人建議考慮不同人群需要,發行日票、周票、月票、季票、年票等多樣化票種;42%的建言人建議實施高低峰票價政策;31%的建言人建議給予老年人、學生等特定人群一定的優惠政策;27%的建言人建議給予通勤人員一定的優惠政策,降低其出行負擔。

  在地面公交票制票價調整方面,此次活動共收到5512條建議。在有關票制的意見建議中,84%的建言人認為單一票制不合理,建議按乘坐里程分段計價;13%的建言人提出本市地面公交市郊線路與市區線路計價方式不一,同城不同價,建議實行城鄉統一的票制票價政策。

  在支援理解票價改革的意見建議中,86%的建言人認為現行票價水準偏低,建議適當調整票價水準。與此同時,有53%的建言人建議考慮不同人群需要,發行日票、周票、月票、季票、年票等多樣化票種;50%的建言人建議實施高低峰票價政策。此外,有21%的建言人建議給予老年人、學生、通勤等特定人群一定的優惠政策,同時建議加強對老人卡、學生卡的管理工作。

  關注三:

  四成人建議提高公交準點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針對票價政策的意見之外,大量建言人還將意見提給了公共交通服務的改進。

  在軌道交通服務改進方面,23%的建言人建議增加安檢服務的入口通道、提升安檢速度,加裝遮罩門等安全設施;18%的建言人建議增加發車次數、縮短髮車間隔、增加區間車,以緩解軌道交通的客流壓力。

  在乘車環境方面,有15%的建言人建議緩解車廂擁擠程度,及時調節車廂內的冷熱溫度、通風換氣,提高乘坐舒適度;15%的建言人建議完善服務設施,增建引導標識、電子顯示屏、自動售票機、充值機、閘機等服務設施,提供車內WIFI服務功能;13%的建言人建議優化車站及周邊環境,注重環境衛生,禁止在地鐵裏乞討賣藝、飲食等行為;12%的建言人建議提升司乘人員服務水準,增強安全運營意識和服務意識。

  在地面公交服務方面,有38%的建言人建議增加車次、縮短髮車間隔、有效控制車輛間的到站時間間隔,以提高地面公交的準時準點率;26%的建言人建議優化線網佈局,合理設置站點,提高地面公交之間以及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之間的換乘接駁效率。

  在乘車環境方面,30%的建言人建議提升乘坐舒適度,改善車內環境,增加空調車數量,適時開放空調,修繕車內配套設施;20%的建言人建議提高司乘人員的服務品質,增強安全運營意識和服務意識;5%的建言人建議增加公交車實時路況查詢功能,實時了解公交車運作狀態,提升公交運營的資訊化智慧化水準。

  關注四:

  公交企業成本將向社會公示

  市民們針對公交服務提出的建議,有不少都將被吸收採納,落到實處。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此次公交票制票價改革與提高公交的服務水準,“這兩手同時要抓”。

  據介紹,結合市民突出的意見建議,在這次推進公交票價改革的同時,市政府還將全面研究制定激發企業活力、提高公交服務水準的所有政策措施,同步推進公共交通服務水準的提升。這些措施涵蓋企業改革、補貼改革、管理改革、服務改革等方方面面。

  比如推動公交運營企業改革,給予企業一定票價自主權,鼓勵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積極滿足社會的不同需求;實行企業成本向社會公示,方便社會監督,推動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改革政府對運營企業考核方式,從單一考核客運量,轉為全面考核客運量、運營里程、社會滿意度、安全系數、管理效益和創新服務,推動企業提高運作效率;繼續加強公交資訊化建設,優化一卡通功能,實現科學管理,方便市民乘坐。建立價格、成本、補貼聯動機制,激發企業自身活力。

  此外,配合公交票制票價動態調整,市政府將同步建立財政資金的公益性資産支出保障、政府購買服務分類管理和政策性虧損補貼三個機制,根據合理的運營成本和社會承受能力,實現價格、成本、補貼聯動調整,保持合理的政府支出責任和補貼規模,為在政府購買服務基礎上逐步放開公交運營市場,進一步創造有利條件。

  新聞連結

  北京公交

  出行比例近五成

  公共交通是大眾出行的主要載體,是城市功能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撐。2007年到2013年,本市公共交通發展提速,公共交通網路構建加快,累計完成投資2400多億元,地鐵運營線路由5條142公里增加到17條465公里,公交運營線路由644條1.74萬公里增加到813條1.97萬公里,還配合實施縮短髮車間隔、增加運力保障、優化公交線網、加強綜合調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為保障公共交通的正常運營,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公交運營進行補貼,2007年至2013年累計補貼958.6億元,其中軌道交通182.6億元,地面公交776億元,年均增長19%,2013年補貼金額已佔當年財政支出的5.3%。這些增投入、強管理、高補貼政策的綜合實施,有效地增強了北京公共交通吸引力,北京公交出行比例由34.5%提高到46%,公共交通成為主體的出行方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發揮的“骨幹作用”凸顯。2013年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80.4億人次,其中軌道交通32億人次,增長了3.9倍。2007年至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凈增438.8萬人,機動車保有量凈增230.9萬輛,出行需求量增長3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