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上海仍未形成中産階層為主的社會階層結構

  • 發佈時間:2014-09-18 21: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仇立平18日在上海稱,改革開放30年來,儘管上海的職業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職業分層仍處在工業化階段的金字塔形社會分層結構,未形成以中産階級為主的社會階層結構。

  目前,全球的大城市都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近20多年來,中國的大城市持續推進市場經濟改革,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結構的快速分化、人口流動的加速以及社會依賴關係的重要變化,這讓大城市的社會治理創新成為越來越緊迫的任務。

  由上海大學副校長李友梅等著,上海大學社會學院諸位教授參與編寫的《城市社會治理》新書報告會當日在上海大學舉行,李友梅、仇立平等作者圍繞“城市社會治理”這一主題分別闡述各自最新研究成果。

  “從中國的社會結構變遷來講,上海已經走在全國城市的前列”,仇立平將上海城鄉社會結構與階層的變遷分成三個階段:經濟改革啟動與社會階層鬆動、浦東開發開放與社會階層重組、市場體系初步成形與社會階層定型階段。

  根據國家人口普查資料中有關職業的調查數據,仇立平比較分析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1982—2010年)上海社會階層結構形態變遷圖。仇立平發現,上海的社會階層結構變化由當初的“土字形”金字塔結構逐步變為比較標準的、豐滿的金字塔形,中産階層雖有一定發展,但還未形成以中産階層為主的社會階層結構,“這還需要很長時間”。

  在仇立平看來,目前上海的社會階層結構只相當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形態,影響上海階層結構的最重要因素是産業結構變化。

  “上海邁向中産社會的路徑有二,一是同時重視培育新、舊中産階層,二是將改善和發展民生與培育中産階層結合起來”,仇立平説,隨著大量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進,具有較高收入和學歷的新中産階層正在快速形成,學術界和政府一般都比較關注這一群體,而忽視了對包括小工商業者、獨立經營者等舊中産階層的支援。

  上海一方面面臨自貿試驗區建立後的産業結構重大調整,一方面也面臨進一步改善發展民生的重任,“如果上海能夠制定系統的戰略和政策,鼓勵自主創業的民生理念,或許能讓上海在較短時間裏,率先建成一個以中産階層為主的社會”,仇立平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