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重慶:依託鐵路口岸建立現代物流産業園

  • 發佈時間:2014-09-12 11: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陸牧  責任編輯:孫業文

  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惟一對外開放的鐵路口岸——重慶鐵路口岸,以及西部內陸首個整車口岸——重慶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日前正式揭牌運營。而在此前一天,自德國杜伊斯堡啟運,滿載80輛寶馬、賓士、大眾汽車的渝新歐班列首趟進口整車回程班列順利抵達重慶。

  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楊麗瓊告訴記者,此次運輸原裝進口汽車整車班列的成功開行,不僅為渝新歐班列常態運輸進口汽車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將為渝新歐回程公共班列常態開行提供貨源支撐,助推渝新歐鐵路雙向暢行。據了解,僅重慶每年就有2萬輛進口整車來自歐洲,渝新歐目前每週開行3班去程公共班列和1班回程公共班列。

  渝新歐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先開行、運作成熟的中歐國際班列,起點位於重慶團結村的鐵路口岸。記者了解到,重慶鐵路口岸的開放運營將密切我國內陸地區與中亞、歐洲等區域的經貿往來,其腹地潛在的國際貿易量主要由4部分構成:一是重慶經渝新歐進出歐洲的貿易量,二是“渝深”、“渝滬”鐵海聯運貿易量,三是重慶周邊省份經渝新歐轉運增量,四是進出口東盟國家的貿易量。

  近年來,重慶抓住電子資訊産業轉移的機遇,引進培育電子製造業等新增長點,産業結構從汽摩産業“一枝獨秀”到如今電子和汽車雙輪驅動,裝備、化醫、材料、能源等齊頭並進的産業格局。目前重慶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筆記型電腦生産基地之一,全球每4台電腦中就有一台“重慶造”,成為渝新歐國際鐵路班列的主要貨源。

  重慶市不斷加快航空、水運、鐵路、公路、電子口岸等建設,已經形成了包括寸灘水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以及鐵路口岸在內的水、陸、空、鐵全面開放的口岸格局,有效滿足了重慶汽摩、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等産業發展以及外貿進出口的需求。如今,隨著口岸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善,重慶逐漸形成了沿海與內陸聯動開發開放的新格局,以産業發展推進口岸建設,以口岸建設帶動産業發展,一大批“重慶造”的電腦零件、摩托車、汽車等産品通過以口岸為核心的國際物流通道奔向國際市場,增強了産業外向型程度和國際競爭力。

  當前,重慶正著力發揮口岸要素集中優勢,優化整合開放平臺、開放通道、開放政策等資源,推動口岸與産業發展互動,大力發展貿易、倉儲、保稅加工、展銷購物,以及與口岸配套的金融、物流、仲介、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將口岸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依託鐵路口岸建産業園

  為更好地實現對外開放和對內集聚産業,重慶市政府依託鐵路口岸規劃建設了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的重慶西部現代物流産業園。園區內佈局了多式聯運區、貨運配載區、城市配送區、鐵路保稅區、商務中心區、産業拓展區、現代工貿區、加工配套區等10大功能區。其中,貨運配載區主要依託“渝新歐”物流通道及整車進口口岸,發展進口整車、摩托車、零部件以及汽車用品、汽車飾品等配套産品的展示展銷。産業配套區則是利用鐵路口岸及指定商品進口口岸優勢,發展歐洲商品展銷、國際金融商貿物流、專業市場、加工産業等。目前,園區多式聯運體系佈局已經基本形成,引進了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國際集裝箱公司等10多家企業入駐。

  根據規劃,重慶西部現代物流産業園將打造成為服務和輻射西南、西北、長江中下游、華南的物流樞紐及分銷配送中心、現代化的物流服務區和産業綜合發展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