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報告稱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最大跨境投資者

  • 發佈時間:2015-06-29 14:01:42  來源:人民網  作者:管克江、馮雪珺、王如君、黃培昭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對外投資力度加大,是當今世界經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日,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美國研究機構榮鼎諮詢聯合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境投資者,中國的全球離岸資産將增至現有水準的3倍,即從目前的6.4萬億美元增至近20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投資者,並有望成為未來1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因素”。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稱:“在短短10年裏,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從幾乎為零增至每年1000億美元,使它成為全球三大直接投資輸出國之一。”

  2007年至2013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增長了14倍

  剛剛結束的中美第七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了圓滿成功。中美兩國在眾多領域達成了多項成果和共識。其中,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受到了高度重視。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6月24日在美中企業家圓桌會議上表示,中國對美投資在快速增長。2007年至2013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增長了14倍。2013年中國公司在美完成交易額達140億美元,2014年為120億美元,中國成為在美外國直接投資增長最快來源地。

  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中國對外投資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地域、行業分佈上,都在不斷擴大。據悉,中國企業目前在美國50個州中的35個州有投資,其中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是吸引中國直接投資最多的三個州。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領域相當廣泛,包括能源﹑房地産﹑製造業﹑金融﹑服務業﹑資訊﹑電子﹑生物科技、綠地項目等多個領域,併為美國創造了8萬多個就業崗位。中國企業在美國直接投資的目的是多樣化的,有的是為了學習美國的先進技術,有的是為了獲得知名品牌,有的則是為了進入龐大的美國市場。中國企業在美國能源﹑房地産和製造業領域的投資最多,並逐漸向金融和高科技領域轉移,民營企業的投資已經超過國有企業,成為赴美直接投資的主力軍。

  作為本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成果之一,中美同意為兩國地方政府間更密切的經貿往來創造條件。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合作,支援探討互利共贏的商業化合作模式。中美雙方同意加強金融合作,進一步推進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是本輪經濟對話的亮點之一,中國和美國均已將此談判作為雙邊經貿關係的最重要事項,願投入必要資源達成一項互利共贏、高水準的投資協定。

  投資歐洲,中國資本産生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去年,中國成為在德國項目投資數量最多的國家,項目數達到創紀錄的190個,已明顯超過排名第二的美國(168個)和排名第三的瑞士(130個)。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于爾根·弗裏德里希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企業到德國投資,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德國強大的工業、穩定的經濟、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傑出的研發背景,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德國投資並進而開拓歐洲市場,為自己的品牌創造更多機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希望拓展更多的市場,尤其在國際上打響自己的品牌。作為歐洲最大的內部市場,成功進入德國就意味著企業可以快速進入充滿活力的東歐市場以及發展良好的西歐市場。

  據英國投資貿易總署近日公佈的數據,在過去的5年間,中國在英國的投資每年平均增長85%,僅去年,中國投資者在英國的投資金額就高達51億美元,約佔中國在整個歐洲投資的1/3。

  從投資領域看,中國對英國的投資覆蓋基礎設施、商業地産、品牌網路、住宅、酒店、工業園區、研發中心、高端製造等多個領域,産業鏈條不斷延伸拓展,價值中樞持續上移。

  6月26日,中國企業總部基地投資17億英鎊打造的英國皇家阿爾伯特碼頭商務區項目首批辦公樓開始發售,受到許多大商家的歡迎。總部基地試圖在倫敦建設第三個金融商務區。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一項目能夠帶來2萬多個就業機會,並將為倫敦創造60億英鎊的産值。

  總部基地的項目只是中國企業投資英國基建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綠地集團斥資6億英鎊購買倫敦啤酒廠地塊開發商業地産項目,投資6億英鎊開發金絲雀碼頭高檔住宅項目,中國人壽斥資7.95億英鎊購買倫敦地標性建築——金絲雀碼頭一幢30層大樓,中國建設銀行(倫敦)購買倫敦金融城核心區寫字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還涉足英國先進的潮汐發電領域。6月3日,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世界第一個潮汐發電——英國威爾士斯旺西灣潮汐發電項目中中標。這一項目總建設預算高達10億英鎊,估計能為近16萬個英國家庭提供長達120年的清潔電力,受到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項目已得到批准,按計劃將於明年春天破土動工。

  中國企業持續投資英國,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拯救了一些瀕危企業,給不少人帶來了福祉,增加了英國政府的收入,助推了英國的經濟發展,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中國對外投資的潛力受到高度重視。英國廣播公司的評論稱,中國這個龐大經濟體近來開始“鬆開他的錢袋”。中國過去9年在英國的投資總額,只相當於英國2012年國內生産總值的0.7%,英國期望中國繼續釋放其巨大的投資潛力。

  聯合國貿發組織日前公佈的報告認為,中國對外投資起步較晚,投資存量與美國、日本等傳統對外投資大國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僅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7%,遠低於美國的36%,也低於東亞國家21.4%的平均水準。因此,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外投資仍大有潛力。

  (本報柏林、華盛頓、倫敦6月27日電 記者管克江、馮雪珺、王如君、黃培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