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五成廣東本科生想創業 實踐比例不足1%

  • 發佈時間:2015-05-26 08:0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林潔  責任編輯:王斌

  深圳姑娘劉瑤從高中起就懷揣創業夢想,但報考大學時將“醫學”作為備選志願,陰差陽錯進入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如何從學醫到從商?大三那年,劉瑤申請中山大學創業學院的第二學位,繼續追夢。畢業一年後她正式創業,目前團隊正針對“睡眠呼吸障礙”的改善,做一個可穿戴的醫療器械項目,“我從來沒有怕過失敗,因為我還年輕”。

  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熱門話題,廣東青年創業群體發生哪些變化,又面臨哪些問題?日前,共青團廣東省委發佈《廣東青年創業就業藍皮書2015》(以下簡稱《藍皮書》),展示廣東青年創業就業現狀。

  《藍皮書》顯示,知識青年正在成為廣東省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上世紀90年代,青年創業者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僅佔20%。如今,青年創業者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高達75%,知識青年成為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電商創業成為廣東青年創業的新熱點。青年電商創業呈現創業者年紀輕、學歷高、創業時間短、起步規模小等特點。超過八成青年電商在近兩年創立,公司規模50人以下的佔九成,年銷售額在300萬以下的佔6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四學生陳金城通過APP創業獲2000萬元融資,是大學生電商創業的佼佼者。數據顯示,有接近20%的電商創業者是在校大學生。廣東青年電商企業多處在創業起步或成長期,面臨運營、物流、人才三大問題的制約,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扶持和呵護。

  海歸創業者也明顯年輕化,從10年前平均40多歲下降到現在的30多歲。數據還顯示,超過八成海龜創業者在2008年後回國。

  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海歸創業主要集中在廣深一線城市,但在一系列政策引導下,海歸創業正向珠三角二線城市擴散。

  新生代海歸創業品質卻在下降,一部分企業處於虧損或勉強維持的狀態。數據顯示,廣東80後、90後海歸創業者平均在國外工作2.4年,超過一半的人沒有國外工作經歷或工作不足一年。這意味著創業夥伴、創業團隊等“海外關係”明顯不如第一代,對國外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限。

  僅13.1%的新生代海歸擁有個人專利,45.5%的新生代海歸從國外帶回了項目或技術,遠遠低於全國海歸創業者中近六成擁有個人專利的比例。

  《藍皮書》還顯示,廣東青年高創業熱情和低創業率形成巨大反差。調研中,五成本科生有創業意願,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比例不足1%,明顯低於全國2%的平均水準。

  究其原因,將近八成的大學生認為創業環境較差或一般。“創業最後一公里”即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創業者輸送的“落地”和“實現”環節還存在諸多瓶頸,存在政策落地難、政策主體分散、申請門檻高、申請程式複雜等問題。例如,政策執行對象多被限定為本地戶籍大學生,外地戶籍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難落地;小額貸款多存在門檻高、流程長和程式複雜等執行難問題。

  從創業結構看,超過七成創業集中在低端製造業等市場門檻較低的行業;從區域結構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粵東西北地區發展較慢。從城鄉結構看,集中在城鎮,農村很少,廣東農村涉農電商亟待開拓。為突破涉農電商創業瓶頸,團肇慶市委與阿里巴巴合作,在肇慶遴選50名青年,成為阿里巴巴農村創業合夥人,是推動農村涉農電商開拓的大膽嘗試。

  據悉,《藍皮書》共計33萬餘字,從共青團工作、創業專題、青年群體、基層實踐等多個角度,展示了青年創業就業的現狀、成績與問題。報告由團廣東省委書記曾穎如作序,團省委副書記張志華主編。調研總課題分24個子課題團隊,2014年年初啟動大規模調研,歷時一年完成。

  目前,團廣東省委針對高校畢業生、青年小微企業主、青年初創企業主、領軍企業青年後備梯隊和農村青年等各類不同層次青年群體,開展“展翅計劃”“啟航計劃”“領航計劃”和“領頭雁計劃”,及相應的“挑戰杯”“鹽商杯”“郵儲杯”“未來杯”4項青少年創新創業創富大賽等工作品牌,形成“四杯四計劃”的廣東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創優工作體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