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DHL發佈最新全球連通性指數

  • 發佈時間:2014-11-19 20:29: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堯  責任編輯:王斌

  日前,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發佈了第三版全球連通性指數(GCI),對世界範圍的“互聯、互通”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基於對全球所有跨境的貿易流、資本流、資訊流和人流的綜合衡量,最新的報告顯示,全球連通性已基本從金融危機中恢復,在經歷了前些年的復蘇停頓後,國際交流的深度(跨境交流的比例)在2013年又開始加速。儘管如此,作為全球化程度直接衡量標準之一的貿易深度卻繼續停滯不前,因此,當前全球連通性的總體水準仍然有限,這意味著一旦其在未來有所提升,將帶來數萬億美元的收益。

  據悉,區別於其他現有的全球化指數,全球連通性指數採用了獨特的三維分析方法,是記錄金融危機期間全球化程度最大降幅的唯一全球化指數,重在研究各國跨境來往的深度、方向(向外流動和向內流動)和地域分佈(廣度)。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澎表示,DHL全球連通性指數對全球化進行了全面並且基於事實的解讀,顯示了各國在進一步提高其聯通性方面的巨大潛能。指數顯示,大量的經濟活動都在轉向新興經濟體,將全球經濟重心推向東方,而在2010年前,大部分國際經貿活動都是在發達經濟體之間流動。需要指出的是,全球連通性在2011年~2013年之間升幅最大的10個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其中蒲隆地、莫三比克和牙買加的增幅最大。然而,發達經濟體並未與這一變化保持同步。這意味著它們或將錯失新興市場的增長機遇。報告共同作者、國際著名全球化專家和商務策劃師潘卡基·格瑪沃特教授指出:“如果違背這一發展趨勢,發達經濟體中更多的企業將需要提升自身能力來利用遠地區的增長。這尤其體現在持續數十年的貿易區域化趨勢已逆向發展。”事實上,2014年全球連通性指數顯示,所衡量的每一種貿易流、資本流、資訊流和人流在2013年都擴展至比報告基線年2005年更遠的地區。

  除了對全球化狀況進行全面審視之外,2014年的報告也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聯通性進行了詳細剖析。荷蘭繼續是全球連通性最高的國家,歐洲仍然是全球連通性最高的地區。在世界最全球化名列前十的國家中,除新加坡之外都位於歐洲。北美是全球連通性第二高的地區,在資本和資訊指標上保持領導地位,美國是美洲地區聯通性最高的國家。在全球連通性指數衡量的140個國家當中,美國名列第23位。在2011年~2013年全球連通性平均增幅最大的國家在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只有中東和北非的聯通性出現大幅下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