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以改革新突破釋放發展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5-12-22 10:36: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斌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綜合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政策思路、戰略戰術佈局以及各項工作重點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於堅定信心、凝聚共識,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也十分繁重。經過艱苦努力,我國國民經濟運作一直保持在合理區間,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尤其是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高新技術産業快速發展、優勢明顯,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新業態、新模式延續了近兩年的高增長態勢。今年經濟工作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既充分證明了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未來經濟發展的底氣足;也生動展現出深化改革激發出來的發展新動能,鼓舞我們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信心和勇氣。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在換擋,動力要轉換。靠什麼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中央“落子”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上,這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也是適應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眼下,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問題有總量方面的,更多的則是結構方面的,突出表現為供給創新不足,供給無法適應需求升級的矛盾愈發凸顯;供給效率低下,資源要素大量積聚在産能過剩的、增長空間有限的産業中。對此,只有加快結構性改革,才能有效化解結構性産能過剩,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和內部增長潛能,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實現供給需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調整、對接和更高水準的平衡。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思路、要點、任務做出明確部署,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圓滿完成這些任務,必須強化體制動力和內生活力,全速發動改革這一最強大的動力引擎,加快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例如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向縱深,為創業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通過競爭全面提高供給效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取得決定性成果;減少價格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等等。從而矯正要素配置扭曲,解決好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整體改善。

  即將到來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不僅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起衝刺,而且要考慮更長遠時期的發展要求,加快形成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經濟發展方式。唯其如此,才能建成高品質的小康社會,進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面對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著重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以改革新突破釋放發展新動能,為中國經濟增添持久繁榮的動力,開闢更為廣闊的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