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哪些影響?

  • 發佈時間:2015-10-30 14:28: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胡浩、王思北、吳晶、劉奕湛、高皓亮  責任編輯:王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29日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專家普遍認為,此舉有利於促進我國人口均衡發展。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緣何再次調整?

  “中國的生育政策從産生的那一天起始終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説。

  上世紀70年代,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緩解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我國開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出重大轉折性變化。儘管人口基數大的基本國情未根本改變,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齡化、城市化率不斷上升、獨生子女家庭數量增長等人口結構性問題也正日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國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於實現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準(即平均每對夫婦生育至少兩個孩子),多年處於世界低生育水準國家行列。”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説,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開始減少,年輕勞動力出現急劇萎縮,同時養老負擔加大。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出生人口有所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1687萬人,比2013年增加47萬人,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0.29個千分點。在我國育齡婦女持續減少的情況下,出生人口與前幾年相比上升幅度比較明顯。

  “作為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一步,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基本符合預期。”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説,單獨二孩的順利實施為進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從單獨二孩的實施開始,國家衛生計生委就不斷強調這只是對計生政策的“逐步調整完善”。專家認為,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調整,保持了政策連續性,也體現了漸進性。

  迎接全面二孩:出生人口、性別比例、人口結構將發生哪些變化?

  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這是專家們的共識。

  顧寶昌説,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增加未來勞動力的供給和緩解老年扶養負擔;有利於擴大國內需求和經濟平穩增長,煥發社會活力和增強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那麼,全面二孩實施後,我國人口形勢將會出現哪些變化?

  “十三五期間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年,出生人口將出現2000到2300萬的小高峰。”原新分析認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從人口數量上來説總人口將適當增加,2029年到2030年出現最高峰值達到14.5億。十四五期間進入緩慢下降、逐步穩定的階段。預計政策實施後,人口更替水準將逐步達到正常的1.8左右。

  他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對於人口年齡結構有一定的修復作用,對於人口素質的提升也將起到促進作用。此外,經過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後,我國家庭逐步簡約化,全面二孩的放開,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家庭結構,有利於家庭經濟社會功能的發揮,也有利於子女教育。

  在人口專家陳衛看來,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與生育水準的上升也具有一定的關係。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標,正常範圍是103至107。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始終在119至121的高位間徘徊。2014年,出生人口性別比降到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嬰對應115.88名出生男嬰,回落到14年前的水準。

  “在高生育率條件下,即使存在強烈的性別偏好,出生性別比也不會異常,因為性別偏好基本都能得到滿足。”陳衛説,伴隨出生人數和生育水準的上升、生育意願和性別偏好的弱化,我們有理由預計,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將出現長期下降並回歸正常水準的趨勢。

  除了平衡出生人口性別比,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對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原新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到本世紀中葉可以使老齡化水準降低1.5個百分點,對於人口老齡化水準的短期和中期影響不明顯,而遠期下降作用比較顯著。

  全面二孩之後:還有什麼值得期待?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是否意味著生育政策的“句號”?

  “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賦予了新內涵,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新時期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楊文莊説。

  專家們認為,要實現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目標,在生育政策調整完善的同時,還應當研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經濟、社會和家庭發展的政策,解除群眾的後顧之憂,使生育政策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要滿足群眾新的計劃生育健康需要,需要衛生和計劃生育部門拓展服務人群、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品質。”顧寶昌認為,應重新考慮一孩獎勵政策的持續性,同時處理好過去的遺留問題和失獨家庭問題。重新審視生育審批制度和孕檢制度,管理和服務要走向尊重意願、滿足需求、便利群眾、積極引導。應該鼓勵各地根據各自的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工作模式。

  江西省社科院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鋒剛正在做一項關於人口紅利的調研,他認為,未來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不再是數量紅利,而是人口素質紅利。全面放開二孩,核心問題不在於人口總量,而在於人口結構以及人口變化的速率問題。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要在勞動力素質方面下功夫。

  “顯而易見的是,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前的傳宗接代為主,到如今的優生優育,國人的生育理念發生巨大變化,全面二孩的實施,有助於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更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吳鋒剛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