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不動産登記是否能讓房價遭殃

  • 發佈時間:2014-12-23 07:1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房價變化受市場供求關係、國家宏觀經濟走向、稅收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動産登記不會成為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房價高峰已過,但後勁十足的城鎮化正在推進之中,因此對房地産市場及房價不必過分悲觀。”

  國務院12月22日發佈《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將於明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要求,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産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條例》明確,查詢不動産登記資料的單位、個人應當向不動産登記機構説明查詢目的,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洩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産登記資料。(相關報道見B2版)

  建立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具有重大意義。實行不動産登記,不僅可以搞清楚“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以及“這些房子究竟是誰的”,而且可以搞清楚我國農房、土地、海域、林木等不動産的“家底”。不動産登記就是給不動産上“戶口”,實行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之後,相關資訊可實時共用,如同公民身份證資訊實現聯網。

  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我國對各類不動産的登記處於“多頭執政”管理格局,涉及不動産管理的部門多達十幾個,不同部門在登記過程中各自形成相對完整、獨立的制度。各自為政、分散登記的不動産管理格局,導致政府治理效率低、企業和群眾辦事難。例如,在城鎮房地産開發過程中,需要分別在國土和住建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在承包土地、山林過程中,也是要跑多個部門才能辦齊各種權證。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建立後,分散的登記職責整合到一個部門,由國土資源部負責全國不動産登記工作。這不僅可以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也有利於保護不動産權利人的合法財産權。

  此前,不動産登記制度受到民間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眾希望這個平臺可以成為“以人查房”的反腐利器。然而,有關部門為了突出不動産登記制度的“專業性”,特意強調為了保護隱私,登記資訊必須依法查詢。不動産登記保護隱私,這無疑讓一些“房多多”官員少了些驚嚇,但是,不動産登記卻把股市嚇了一大跳。昨天,伴隨《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的正式發佈,房地産股票應聲暴跌,地産板塊整體跌幅近5%,近20隻地産股跌停。

  國務院要求建立不動産登記制度,為何股市成為被殃及的“池魚”?不動産登記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不動産登記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巨大而且高效的資料庫。有了這個“資料庫”,許多實質性工作才能有效展開,其中就包括全面開徵房産稅。昨天房地産股票的暴跌,説明市場存在這樣的預期,隨著不動産登記制度的建立,房産稅推出的步伐也會加快,房地産市場和房價將因此受到打壓。

  其實,昨天市場的反應有些過激。首先,不動産登記是全面開徵房産稅的必要條件,卻非充分條件。房産稅是針對房屋持有環節的稅費,目前社會各界對是否開徵意見分歧較大,未來幾年全面徵收房産稅的可行性很低。因此,不動産登記有了時間表,並不意味房産稅會加速推出。其次,我國房産稅的試點始於2011年,試點被賦予降房價的厚望,但從上海、重慶兩地的試點效果看,降價預期幾乎完全落空。

  房價變化受市場供求關係、國家宏觀經濟走向、稅收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儘管目前樓市已顯疲態,但不動産登記不會成為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中國房地産已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這是不爭事實。房價高峰已過,但後勁十足的城鎮化正在推進之中,因此對房地産市場及房價也不必過分悲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