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
- 發佈時間:2014-12-11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王斌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兩千多年前,隨著張騫出使西域,逐漸形成了一條橫貫東西、連接亞歐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説著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1月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清真科技産業研討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甘肅省蘭州市舉辦,中共中央黨校經濟教研部教授胡希寧在研討會上表示:“如何將‘一帶一路’的建設轉化為實在的經濟增長,還需要出臺更多操作性更強的政策細則。”
新絲路上的機遇與挑戰
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曾指出:沉寂1200多年的絲綢之路被重新開啟,重塑這條與我國的城鎮化推進、西部大開發、發展外貿電商等戰略高度吻合的“絲綢之路”的路線日漸清晰。而無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聯繫著太平洋,都是我國環太平洋能源、交通、進出口等經貿合作至關重要的環節。
古代絲綢之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古老的商業貿易路線因運輸的流暢成就了經濟、政治、文化的流轉與交融。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即明確指出:西部地區要結合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造物流通道,改善區域物流條件,積極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農産品、礦産品等大宗商品物流産業。東北地區要加快構建東北亞沿邊物流帶,形成面向俄羅斯、連接東北亞及歐洲的物流大通道,重點推進製造業物流和糧食等大宗資源型商品物流發展。
在胡希寧看來,利好政策相繼出臺為絲綢之路賦予了嶄新的時代內涵。“構建亞太自貿區,特別是中韓自貿區、中澳自貿區等商談的成果,可以對抗美國推動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佔據國際貿易的話語權。”他説。
對此,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此前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符合時代潮流,亞洲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如何鞏固和平發展,進一步凝聚亞洲國家的共識和力量,增強“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和諧亞洲是亞洲國家的共同課題。
相關各國對這一宏偉倡議反響強烈。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説,“中國夢”的實現將給其鄰國、歐亞地區乃至全世界都帶來新的機遇。
面對機遇,一些國家也看到了其中的挑戰。俄羅斯《獨立報》文章認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絕對是規模更宏偉的中國夢戰略的合理延伸,但構想不會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王鎖勞對此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挖掘和扶植具有合作潛力的地區優勢企業是一條可行的路”。
構建新絲路需要開放新思路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媒體表示,“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呈現出中國2.0版對外開放的新棋局。目前中國正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在此背景下,中國需要從利用全球化向主導全球化過渡。“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不僅明確了中國在這一過程中的定位,而且為中國取得這種主動性地位提供了條件。
對此,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劉乃亞認為,我國需要主動加強研究:“首先當然是明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總體目標;但與此同時,還要從産業發展、貨幣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層面出臺具體的政策和指導方針,並剖析節點城市在絲綢之路上的作用;另外,還需重視非經濟因素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當然,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偉大戰略就難以落在實處。在打造和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實體經濟産業支撐中,必須以空間區位優勢為原則,以沿途區域特色産業為依託,以天然紐帶和市場需求為定位,以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為標準,才能佔得先機,成為緊抓國家戰略發展的先行者。”胡希寧説。
據了解,新疆發改委牽頭,初步提出新絲綢之路規劃草稿,明確提出把新疆打造成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及戰略基地的目標。烏魯木齊也正在研究和規劃“中國亞歐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建設,為設立亞歐經貿合作實驗區做好準備工作,以探索實行特殊體制和特殊機制,並逐步落實涉農補貼、推進外貿增長等新疆扶持政策。
剛剛結束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宣佈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此基金為開放基金,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均可積極參。屆時,基金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産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援。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評價絲路基金“通過互聯互通為大家的發展創造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提供更大的商機和發展空間”。
“目前,對絲綢之路問題的探討還停留在起步階段,沒有深入的理論體系,需要創新理論研究方法與思路。”劉乃亞説。
沿途區域特色産業 “一路一帶”上的守門人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海、陸、航三條線路上,幾乎覆蓋了所有的伊斯蘭世界,大約50多個國家。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這十幾億人口來説,有特殊的清真飲食的需求,必然需要有與其配套的生物産業産品。”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看來,發展‘一帶一路’沿途區域特色産業非常符合新絲綢之路“先天的稟賦與天然的優勢”,一定會促進當地經濟和科技的極大發展,而這些特色産業則有望成為“一路一帶”上的守門人。
據他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技術及其産業發展。“2009年6月,國家出臺《促進生物産業加快發展的若干個政策》;2010年9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中,生物産業是加快培育發展的7個産業之一。”李連達説,“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在發佈的《生物産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我國生物産業要形成特色鮮明的産業發展能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作用顯著增強,在全球産業競爭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産業要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這些都為‘一帶一路’的沿途區域特色生物産業提供了政策保障。”
他同時表示,儘管“一帶一路”沿途大部分區域和國家的經濟水準近年來都有長足的發展,但是科技實力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很多高科技附加值産品主要依靠進口,這也意味著這裡是有潛力的新興市場。我希望中國的生物産業借助近些年來的迅猛發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大有作為。”
對此,甘肅省副省長郝遠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清真科技産業研討會”召開前與會專家舉行座談會時表示:“甘肅省也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而絲綢之路經濟帶走出去將面對很多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目前我國清真産業具備一定的産業基礎,但仍沒有做大做強,原因與科技水準發展階段有關。”
“因此,構建清真科技産業的全鏈條,打清真科技産業之牌,來興絲綢之路經濟帶,意義非常重大。”郝遠説。
“一帶一路”概念持續升溫,按照倡議和規劃,“中國夢”可以和周邊乃至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發展繁榮的夢想相通,“中國夢”和“世界夢”正在新絲綢之路上接軌和交融。如何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尋求同各方利益的會合點,通過務實合作促進合作共贏,有關人士預測,屆時涉及民生領域的諸多重大政策可能將在明年破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