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仍有較高增長潛力

  • 發佈時間:2014-12-10 05:31:1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轉型期,中國經濟潛在增速是多少”這一問題,引起學界廣泛討論。北京大學教授海聞認為,中國目前正處在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換的階段,但中國經濟仍然有8%甚至更高的增長潛力,原因有二:一是有一部分改革能夠帶來增長的增量;從內需增長空間看,城鎮化依然是重要的增長點之一。

  海聞是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EDP廣東同學會一週年慶典上發表上述觀點。他表示,最近經濟增長速度持續落在8%以下,但政府一直相對克制,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增長潛力已經從以前的10%下降到6%—8%。與此同時,有初步證據表明經濟結構再平衡已經開始:經常項目順差已經顯著縮小,居民收入分配正在不斷改善,而消費佔 GDP之比也在逐步上升。這些均表明新的增長模式已經開始形成,而促成這個變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劉易斯轉捩點出現之後工資大幅上升。在從過去的奇跡向常規發展轉型過程中,中國經濟將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包括增長速度放緩、通脹壓力提高、收入分配改善、經濟結構平衡、産業升級加速和經濟週期變得更加動蕩。

  對於“如果改革到位,中國經濟有8%甚至更高的增長潛力”的觀點,海聞表示贊同。目前看中國已經在穩步推進簡政放權、降低市場準入標準,從而促進民營經濟在服務業領域的發展。這是中國經濟仍然有8%甚至更高的增長潛力的因素之一。

  他展開説,中國的服務業增速已經超過第二産業,佔GDP的比重也超過第二産業,這是值得關注的趨勢性變化。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這種趨勢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就業條件和産業結構産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也將為中國經濟走向新常態奠定條件。從2014年上半年的數據看,服務業增速仍然較快,佔GDP的比重是46.6%,這種態勢將在一定時期內保持。

  “從內需增長空間看,城鎮化依然是重要的增長點之一。”海聞表示,圍繞城鎮化長期規劃,實施戶籍、社會保障等改革,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流動人口融入城市,可以為城市增長帶來持續的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