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亞投行籌建備忘錄 互利共贏推動亞洲互聯互通

  • 發佈時間:2014-11-27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田 原  責任編輯:王斌

  亞投行的籌建工作目標明確、軌跡清晰、步伐穩健、前景光明。有些人將亞投行的成立和未來發展方向,或無限政治化,或不恰當地加以解讀,均無助於新型國際經濟關係中良性競爭的健康發展,更無助於亞太地區互聯互通、共治共榮局面的形成

  日前,印度尼西亞正式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籌建備忘錄,成為第22個創始成員國。

  作為全新的區域多邊開發機構和亞洲互聯互通平臺,亞投行的籌建工作目標明確、軌跡清晰、步伐穩健、前景光明。中方認為,成立亞投行,就是要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等領域的結構改革來創新區域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發揮引領作用、打破流通障礙,通過區域經濟新一輪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來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就是要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通過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然而,有人認為,美國和日本一直主導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因此擔心設立亞投行是中國對美、日主導的現行國際金融秩序發起挑戰,有關國家因考慮到與美日的關係,或暫時放棄參加,或保持觀望態度。對此,一位媒體人評價得很到位:大國林立,小國眾多,歷史問題複雜,現實矛盾叢生,這似乎註定了亞太地區任何多邊組織和機構都被打上了政治色彩。事實上,一些國家由於一些技術性原因晚簽或尚未簽署籌建備忘錄不足為奇,關鍵是用事實説話、讓歷史證明。

  一方面,根據亞行自己測算,2010年—2020年,其32個成員所需基礎設施投資將達8.22萬億美元,每年亞洲僅城市基建資金缺口就約達600多億美元,亞洲基建正面臨融資難題。亞行行長中尾武彥近日曾對筆者表示,亞洲基礎設施融資需求僅靠亞行力有不逮,亞行並不反對亞投行的成立,原因是亞行的東盟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預計只能達到千億美元規模,而印尼一國就提出了1600億美元的融資需求,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區域融資機構來彌補缺口。因總統選舉和政府換屆而錯過“頭班車”的印尼最近加快了參與籌建亞投行的步伐,新總統佐科明確表示“希望讓印尼在該行扮演重要角色”,印尼副總統卡拉則認為“加入亞投行並佔股能使印尼受惠”。

  另一方面,中國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與區域內的經濟體聯繫密切,對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經驗豐富。各國早已充分意識到了世界經濟重心轉向亞洲、自身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這一基本現實,這也是為什麼亞投行能得到那麼多國家支援的原因。中國財政部早已多次明確表示,未來亞投行的成員並不僅限于簽署備忘錄的這些國家,凡在2015年亞投行章程簽署前進入的國家都將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這説明,亞投行秉持的是公開、多元的理念。而有些人將亞投行的成立和未來發展方向,或無限政治化,或不恰當地加以解讀,均無助於新型國際經濟關係中良性競爭的健康發展,更無助於亞太地區互聯互通、共治共榮局面的形成。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亞洲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只要亞洲各經濟體努力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亞投行的建設與發展,共建平等互信、包容和諧的夥伴關係,就能解決亞洲互聯互通建設面臨的融資瓶頸,就能破解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風險,就能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最終形成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贏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