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美國退出QE與浙江外貿

  • 發佈時間:2014-11-26 03:32:5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幾年前為應對金融危機美國推出QE,即量化寬鬆政策,使得我們非常擔心美國以鄰為壑,導致全球流動性氾濫;多年後的今天,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人們又在思考,是利?是弊?如何應對?

  所謂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旨在降低市場利率,增加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先後實施了三輪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分別購買了1.725萬億美元資産和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向金融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由於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特殊地位,美國的一舉一動對世界、對我國特別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不言而喻。

  美國退出QE,是在預料之中的事,退出的背景是美國經濟持續保持較為強勁的復蘇勢頭,居民消費、製造業、房地産市場和財政金融狀況持續向好,就業市場形勢改善,失業率降到危機後最低水準,經濟增長品質和可持續性明顯改善,量化寬鬆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而且退出的時間和節奏美聯儲一年前已經廣而告之。

  目前我國宏觀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外匯儲備規模充裕以及資本賬戶開放度較低,因此,美聯儲退出QE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也應高度關注外溢效應可能引發的風險點。

  美國退出QE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將産生積極影響。一是QE退出的前提是美國經濟增長好轉,中國的外需也會因美國經濟增長改善而得益。二是QE退出導致美元升值,人民幣相對貶值,可提高中國外貿出口的競爭能力,有利於推高中國對美出口。這已經被今年的匯率變動發展和外貿出口實績所證實。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有漲有跌,總體保持穩定,扭轉了前幾年單邊升值的趨勢;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增長5.1%,浙江增長了10.2%;其中浙江對美國出口增長16.1%,高於全省出口平均增幅4.9個百分點。同時,由於國際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進行定價和成交,美元匯率走強有利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有利於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對我國大宗原材料進口也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負面影響,一是由於人民幣匯率與美元關聯繫數較強,人民幣對美元接近均衡匯率意味著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變相升值”,利空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形勢。其他國家貨幣對美元貶值,也就意味著同時相對人民幣貶值,這將使得中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貿易遭遇更大阻力。二是在退出QE背後,美國再工業化可能會沖淡一些對出口方面的正面效果,美國減少貿易逆差的努力,乃至掀起新的貿易保護的可能,也會對中國出口造成某種壓力。三是強勢美元又可能會造成企業進口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原配件成本上漲,從而令企業經營負擔增加。

  近2.5萬家中國企業參展的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在過去的近一個月會期裏,大會的採購商到會人數和成交情況保持了基本穩定態勢,從廣交會上的情況來看,美國採購商的購買力正在增強,明年對美國的出口形勢謹慎樂觀。但在不少中國外貿企業看來,由於一些主力商品如機電商品等成交額增長微弱,未來全球市場走勢依然不太明朗。

  所以説美國退出QE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我們認真應對。我國應採取措施,充分利用其有利效應,防範與應對美國QE退出給我國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對中國來説,外部市場因素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還是自身,一定要在千方百計穩增長的同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提高經濟增長品質與效益;要加緊對全球其他新興市場的佈局,包括東盟、拉美、非洲等地區,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爭取人民幣跨境結算能有更大的突破,以減輕、甚至擺脫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

  (作者為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