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消除民企顧慮 方能更好混合

  • 發佈時間:2014-11-20 08:29:22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被視為泉州金改重頭戲之一的金融消費公司組建,終於有了眉 目——近日,我省上市公司興業銀行發佈公告稱,據銀監會批復,該行獲准在泉州市籌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

  據悉,該消費金融公司擬註冊資本3億元,由興業銀行與泉州市商業總公司、特步公司、福誠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其中,興業銀行出資金額1.98億元,出資佔比66%。公司成立後,將主要從事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業務。

  筆者認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最大的亮點在於,出資者中出現了特步、福誠兩家民企的身影。可以説,這是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金融企業。

  2012年底,經國務院批准,泉州成為繼浙江溫州、廣東前海之後國內第三個國家級金改區。與溫州、前海比,泉州金改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十分明確,那就是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路徑。兩年來,泉州的工作方向也十分具體:為實體經濟引入更多資金“活水”,引導信貸利率下行,從而破解長期以來困擾民企的融資難、融資貴。

  而如何引入資金“活水”?

  泉州將目光投向龐大的民間資本。據泉州銀監部門統計,目前,泉州民間資本有4000億元左右,如果加上海外泉籍僑資,超過2萬億元。如此巨量的民間資本“暗流”,一旦通過金改開放的合法渠道變成可用 的“暖流”,對當地實體經濟的推動力可謂巨大。

  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在籌建中引入兩家民企,就是引入民間資金“活水”的一次探索與嘗試。事實上,去年以來,泉州一直在謀求成立一個純民資的金融消費公司,但一直“難産”,很大原因就在於按照銀監會規定,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總資産不得低於800億元。要滿足這一條款的要求非常難,泉州最終牽手興業銀行。

  其實,引入民資説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易。長期以來,因産權模糊,國企運作低效、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等毛病被社會廣泛詬病。與之相比,由於産權清晰,且與企業主的利益緊緊捆綁,民企在管理、效率、激勵等方面優勢明顯。在這種反差下,民資對國企普遍具有一種戒備心理。一些民企和民間資金所有者擔心,一旦與國資混合,將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其投資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筆者認為,在金改中要想全方位引入民資,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必須從民企利益出發,消除民企的戒備心。民企沒有後顧之憂,才能更好、更主動地與國資混合。而要消除民企顧慮,必須在激勵機制、管理架構方面做出制度性安排。

  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恰好提供了不錯的借鑒。據悉,特步、福誠兩家民企均有代表人員進入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管理層並擔任副總,獲得平等、全面參與公司發展與經營的決策權與話語權,從而確保出資民企自身利益。

  去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各類市場主體的性質,有所淡化。今後,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外企,都是平等參與資源配置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從這個角度看,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引入兩家民企資金的行為,風向標意義十分明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