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最關鍵
- 發佈時間:2014-10-31 01:10: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王斌
全國首屆醫院管理機構研討會日前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的講話觸動了最熱門話題——城市公立醫院改革,透露出未來醫改走向。
梁萬年認為,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成功的標誌是具有公益性的公立醫院。公益性最核心的標誌是以社會效益為主,促進人民的健康。它的運作機制是公立性的運作機制,而不是獨立性的運作機制。在這當中,不同類別不同級別的公立醫院,將形成相互協同,分工明確,地位準確的一個體系。不同類別的公立醫院幹應該幹的事,最終整個公立醫院體系與社會、經濟以及人民群眾的需求相適應。
梁萬年指出,公立醫院改革牽涉到方方面面,其中三個因素最為關鍵。
一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要切斷藥品、耗材與醫院尤其是醫務人員的任何經濟利益。在這個基礎上,要進一步開展藥品、耗材流通領域的改革,招標採購制度的改革,加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用藥、用耗材行為規範的監管,在多個環節上綜合發力,真正把藥品耗材、虛高價格給降下來。多出來的水分回歸社會,回歸群眾。
“這是一項最重要的改革,我們稱之為關鍵環節。如果不從此下手,就很難激發醫療系統改革的動力、決心和信心。”他認為,改革的路徑是加速擠掉藥品、耗材流通領域的水分,壓縮醫生不合理用藥的行為,這兩塊就是為調價留出充足的空間。這是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
二是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據他透露,今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將出臺藥品定價機制形成的文件,衛計委也將出臺關於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的文件。要改變過去只招不採,量價不掛鉤的方式,堅持招標採購方向。通過招標採購這個環節的變革,來推動整個藥品、生産、定價、流通、管理使用等一系列領域的變革。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種合理的價格體系,讓醫院的收入結構發生改變,要將現在醫院收入結構當中70%的藥品、耗材佔比,變為真正體現勞務技術價格的收入佔醫院收入的
70%。
三是充分發揮醫保對醫院、對醫療行為的激勵、監督和約束機制。他認為,醫保付費改革總的方向是後付變預付。一旦支付方式是預付,就讓醫院和醫生對某一種疾病的診治有一個收入和成本合理的預期。在這個預期之內,他就會主動調整他的醫療行為,就會把各種檢查、檢驗和藥品當作是運作的成本,內省的控費動力就會産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