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不應低估蒙古國 修建標軌鐵路的意義

  • 發佈時間:2014-10-30 01:05: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洪  責任編輯:王斌

  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也就是國會)日前通過決議,將在中國鄰近的兩段鐵路採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蒙古國的“變軌”,不僅將給蒙古國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對東亞經濟的整合也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蒙古國和俄羅斯以及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採用的是軌距1520毫米的寬軌,該軌距也被稱為俄羅斯軌距。據説,沙俄當初使用這種不同於國際標準軌的軌距,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防止敵國軍隊進入俄境內後,使用現有的鐵路快速推進。

  但在和平時期,中國和蒙古、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之間的不同軌距,對客貨運輸意味著額外的成本。以北京至烏蘭巴托和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為例,北京發出的列車每次在進入蒙古國前,都要在內蒙古重裝轉向架和輪對,這樣才能在寬軌上繼續賓士。

  蒙古國同意修建標準軌鐵路,主要基於經濟考慮。因為這兩條新建鐵路是向中國輸煤的專用線,如果仍採用寬軌,在過境時煤炭勢必要重新卸裝,折騰的結果,將是每噸煤炭增加成本2至4美元。蒙古是內陸國家,煤炭等資源只有一個輸出地——中國。為了降低成本、多增加收入,採用標準軌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軌距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對修建寬軌還是標準軌,蒙古國國會討論了多年,最終才以84%的投票多數確定使用標準軌,一些人仍持反對態度。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國的其他鐵路線路,仍舊奉行寬軌,標準軌要深入蒙古國腹地,還遙遙無期。

  但從未來看,夾在中俄兩國間的蒙古國,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勢必更加緊密。貿易需要貨運,鐵路是最便捷方式。從經濟效益上講,變軌有著巨大的內在動力。當然,如果中蒙政治上契合,變軌也將減少蒙古國內在的阻力。類似的問題,同樣適用於中亞很多國家。

  也可以預料,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變軌過程中肯定也不乏政治的分歧和爭吵。但鐵路的通行,根本的目的是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接軌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如果將時間放長遠一些,甚至不排除俄羅斯在某一天也改用標準軌(或者新建高鐵採用標準軌),這樣歐亞鐵路通道將更具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作為一個例證,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和美國南部,也都奉行寬軌,但隨著貿易的發展、經濟的融合,統一軌距降低成本成為各方的要求。最終的結果是,加拿大以及美國南方轉而使用標準軌道,南北戰爭後的美國,乃至整個美國和加拿大,融合成一個龐大的經濟體。

  蒙古國與中國的接軌,看似很小的一步,但卻可能預示著一個重大變化的開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