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看待中國經濟目光要遠 站位要高

  • 發佈時間:2014-10-21 18:39: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國今年第三季度7.3%的國內生産總值令外界普遍擔憂,但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軸上,用更遠的目光、更高的站位看待當前經濟走勢,面對短期數據波動,不爭一時之快慢,不圖短期之利弊,已經成為當前中國把脈經濟大勢的主基調。

  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所説,“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其中,經濟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由經濟發展客觀規律決定;經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則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動選擇;前期刺激政策進入“消化期”,是化解多年累積深層次矛盾的必經階段。

  在這樣的特殊情勢下,中國將以更大的容忍度看待短期數據並不亮眼的表現。因為,在實現了連續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後,中國選擇主動降低增長速度、提高增長品質,是以“更遠的目光打量”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這種增長將是更加平衡的、更可持續的包容性增長。

  正是在這樣長遠目標的驅動下,中國政府才會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在追求經濟中高速發展的同時,著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後續發展動力、理順投資消費關係、構建民生社會保障,打造中國經濟發展高品質的未來。

  經濟發展的目光之所以能夠聚焦長遠,就在於中國依然有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後勁”和“底氣”。而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使命必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推動力,讓中國經濟不斷積聚新的發展潛力,激發出新的增長活力。

  如今,這些“發力點”正在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鋼鐵、水泥等過剩或落後産能逐步淘汰或改造升級;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汽車産業等迅猛發展;電子商務、旅遊、資訊等消費潛力逐步釋放;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加大;創新驅動成為國家戰略;保障房等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

  穩步轉型的中國經濟不斷收穫諸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跑贏’GDP增幅”“服務業佔GDP比重持續增長”等新鮮表現,從而獲得更多自信。

  在世界範圍內看來,中國經濟增長7.4%的速度仍是很高的,結構轉型、“換擋”的階段特徵決定了中國經濟不能單純維持增長速度,只重數量而忽視品質的增長也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這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

  然而,在歐元區仍陷衰退、美國增長勢頭緩慢、新興經濟體國家乏力……世界經濟復蘇仍需強勁動力的當下,中國主動降低經濟增速的做法令外界輿論頻頻發聲,冀望中國通過大規模刺激獲得快速增長以充當世界經濟的“強心劑”。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刊文援引經濟學家話語稱,中國央行需要降息來支撐經濟。但顯見,已經置身於“更高站位”的中國政府並不想用大規模刺激政策“飲鴆止渴”,而更致力通過“定向寬鬆”等微調手段,給予經濟一定的發展空間。而更大層面上,則是繼續保持調控的定力,用“強改革+巧調控”的方式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追求品質效益和長遠發展。

  中國不是世界經濟的阿特拉斯,無法如這位希臘神話中的“擎天神”一般獨立承擔起振興世界經濟的重擔。

  中國經濟發展遵循客觀規律、注重內生動力——這不應該僅僅是中國看待自身經濟發展的“目光”和“站位”,也應是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經濟的共識。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只有實現了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對於世界經濟的提振和穩定才會真正有所裨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