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新華時評:“新常態”中有新亮點——三評經濟“新常態”之一

  • 發佈時間:2014-10-21 18:2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安蓓  責任編輯:孔彬彬

  21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3%,為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但與此同時,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勢頭穩健,亮點頻現,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正在發生。

   與改革開放30多年來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相比,中國經濟步入以中高速增長為標誌的“新常態”,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速的放緩,更意味著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區域不平衡創造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消費結構升級潛力有待充分釋放。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重點領域改革好戲連連,更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不斷泵入活力和動力。

   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平穩運作的態勢沒有改變。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4%,依然保持在7.5%左右的合理區間。就業增長勢頭良好,物價指數保持穩定,農業基礎繼續穩固,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以及國內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挑戰,中國經濟有如此表現,可圈可點、難能可貴。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蓄勢已久的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正在發生,一系列新亮點頻頻閃耀。

   産業結構在孕育新的突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繼去年首次超過工業後,繼續延續這一趨勢。工業增加值增速雖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工業內部結構調整正在加快,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航空航太、醫藥製造、電子資訊等新産業保持較快增速,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非常明顯。

   需求結構在發生積極變化。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增速出現換擋,投資增速繼續高位放緩,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在增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比投資貢獻率高7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再平衡態勢更加清晰。

   收入分配結構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2%,“跑贏”GDP。居民收入名義增速高於財政收入增速和企業利潤增速,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佔比重有所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減少。中國經濟發展成果更多為百姓分享。

   區域結構繼續優化。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協調性增強。東部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引領作用更為明顯,中西部在區域發展戰略推動下,後發優勢不斷發力,中國經濟區域結構更為均衡。

   資源環境成本消耗有所減少。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向集約轉變趨勢明顯,中國經濟發展路徑更為清潔高效。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結構在持續改善,增長品質有所提高,經濟內生的新動力有所集聚,新經濟成分在茁壯成長,中國經濟正向好的預期發展。

   科學認識“新常態”,更要積極適應“新常態”。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面對依然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尤須向改革要動力,呵護、引導好中國經濟出現的新趨勢,著力應對經濟面臨的風險和壓力,持續鞏固加強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好勢頭,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夯實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