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總理説7.5%底線是誤解:品質比速度重要

  • 發佈時間:2014-10-11 08:1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敏  責任編輯:王斌

  為什麼總理説7.5%底線是誤解

  □ 所謂7.5%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關鍵在於就業有沒有增加,收入有沒有增長

  □ 社科院預測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預測2015年為7%

  □ 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至8月底已近完成,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7%,遠高於經濟增速

  □ 在總量穩定的前提下,結構調整和結構優化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目標

  李克強總理近日在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上指出,“外界總有種誤解,覺得7.5%是個底線。但我早就説過,所謂 7.5%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關鍵在於就業有沒有增加,收入有沒有增長。”

  李克強總理説7.5%是個底線為誤解,其中傳遞的信號值得關注。實際上,中國社科院昨日對經濟形勢的分析也暗合了這一觀點。社科院指出,中國進入經濟增速趨向潛在水準、物價漲幅趨於適度、新增就業趨於穩定、經濟結構趨於優化的“新常態”。

  投資擠水分 增速下滑是正常現象

  社科院昨日在京發佈中國經濟形勢最新預測結果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並預測2015年經濟增長還將繼續下滑至7%。

  社科院將這种經濟減速稱為“結構性減速”,認為中國經濟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結構性減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複雜性和合理性。

  “通常提到新常態落在經濟增長率上,大家或明或暗地都會認為這是個壞事情,但我認為,這是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正常水準的可持續增長的基礎,是好事情。”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説。

  李揚分析稱,“從三駕馬車來看,消費和外需都很穩定,現在唯一有調控空間的變數就是投資,但這一變數不宜過多使用。現在經濟擠水分,擠掉的就是對落後生産力和過剩産能的投資,因此,經濟增速下滑是正常現象。”

  也正是基於投資增速下滑,尤其是佔總投資四分之一的房地産投資的增速顯著下滑,社科院此次對今年經濟增速的最新判斷較今年4月份下調了0.1個百分點,當時的預期為今年GDP增長7.4%。而提及明年經濟繼續放緩的原因時,投資放緩也是主因,預計明年投資增速將下滑至14.7%。在2013年之前的十年投資增速從未低於過20%。

  增長品質比速度重要

  不管是7.3%,還是7%的增速,在社科院看來都是“運作平穩,處於合理增長區間”。

  正如李克強總理本週三在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上説的,“外界總有種誤解,覺得7.5%是個‘底線’。但我早就説過,所謂‘7.5%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關鍵在於就業有沒有增加,收入有沒有增長。”

  他透露:“當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增長的統計數據更是超出預期,城鄉居民收入繼續‘跑贏’GDP增長幅度。這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增長。”

  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000萬,但至8月底這一目標已經幾近完成。而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7%,遠遠高於7.4%的經濟增速。

  社科院也表示,今年經濟結構更為優化,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第三産業增速繼續快於第二産業。其預計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7.1%,提前一年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43%提升到2015年的47%”的“十二五”規劃目標。

  社科院將這種有品質的增長總結為“經濟增速趨向潛在水準、物價漲幅趨於適度、新增就業趨於穩定、經濟結構趨於優化的‘新常態’”。

  “方向和品質比速度更重要”,東北財經大學經濟計量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指出,在總量穩定的前提下,結構調整和結構優化應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目標。

  用改革來釋放政策刺激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市場對穩增長政策的預期不斷增加,尤其9月份以來降息的呼聲漸高。

  對此,李揚昨日強調,“我們非常贊同習總書記和克強總理提出的用改革的方式釋放政策刺激。如果制度不改變,降息也不見得是好事情。”

  今年以來,經濟形勢持續錯綜複雜,但政府保持定力,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貨幣沒有松也沒有緊,但同時也採取了一些微調。在定向調控上,正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主要“用改革來刺激,釋放更多市場紅利,尤其是要瞄準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援小微企業、‘三農’和服務業發展。”

  對於未來政策,李克強總理強調,“我們政策的工具箱儲備還很充足,遠沒有到‘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程度。”他指出,“今後還要‘不畏浮雲遮望眼’,繼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實現發展向中高端邁進。”

  而社科院提及政策建議時也表示,“新常態”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重在定向寬鬆,主動有效預調。比如,創新信貸政策工具,實施定向寬鬆的結構性信貸政策;主動有效預調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今年以來,央行創新性地使用了再貸款、抵押補充貸款(PSL)和定向降準等結構性工具,著力引導社會各類資金用於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但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領域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社科院認為,應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當前特別要大力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加大直接融資,加速股權和債券融資的市場化制度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