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拉緊沿線國家互惠互利紐帶
- 發佈時間:2014-09-30 06: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核心觀點:“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正顯示出它的魅力。無論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它所蘊含的潛力都值得期待。
資料圖片(來源:譚小兵 )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明確提出,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一年之際,習近平主席連續訪問了塔吉克、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印度,從北向南,由路到海,9天時間晝夜兼程。看一下習近平主席一年多以來的出訪足跡,不難發現近乎一半時間都留給了周邊國家。這體現出“中國視周邊為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的理念。
中國提出了新的周邊外交基本方針,即“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這也預示著中國外交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過去30多年,中國的外交是為經濟服務的,致力於為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和平、健康的環境,吸引資本和人才來到中國。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不斷為外交合作帶來利好。中國已由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不斷和周邊國家以經貿合作為基石,互通有無,推進區域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基礎市場形成,從而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成為一個利益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它們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但經濟總量較低。而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不但能輸出物美價廉的日用品,還能向他們提供技術和裝備。豐富的外匯儲備也使中國有實力投資海外,為急需資金的國家提供支援。
對中國本身來説,“一帶一路”實際上給中西部地區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隨著物流、人流、資訊流、資金流的暢通,中國有望改變一直以來東快西慢的經濟格局,從而縮短東西部發展差距。而中國企業、資本走出去,也能拉動內需,帶動國內經濟發展。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印度演講時所説的,中國誠心誠意同鄰居相處,一心一意共謀發展,攜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用發展成果。
有人説,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一帶一路”這條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正顯示出它的魅力。無論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它所蘊含的潛力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