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冰桶挑戰”背後的網際網路贏家

  • 發佈時間:2014-09-01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燁  責任編輯:姚慧婷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潑了,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潑了,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潑了……”網際網路界的大佬們玩起了“冰桶挑戰”接力,紛紛“濕身”。不過,網友們除了對大佬們大玩“冰桶挑戰”圍觀追捧之外,也有人質疑,大佬們的行為是否有炒作多於慈善之嫌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ALS冰桶挑戰賽),一個原本陌生的詞彙在最近火爆起來。在一位資深網際網路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網際網路行業“一直很熱鬧”,卻多以“獨樂樂”或幾家企業間“口水戰”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冰桶挑戰賽”的出現,不僅將諸多大佬們徹底“捆綁”在了一起,甚至變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的“眾樂樂”。

  “除了慈善和公益項目,很難想像,這麼多網際網路‘大佬’能為了一件事採取同樣的行動。”對於在圈內流行的“冰桶挑戰”,8月27日晚,這位網際網路資深人士對記者感慨稱,“這麼多‘大佬’密集的互動,確實有很多年沒有見到了。”

  8月28日,記者統計發現,參與“冰桶挑戰賽”的網際網路“大佬”,不僅有“TABLE(T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金山小米係、E是360係)”中的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公司的董事長李彥宏、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和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還包括了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蒂姆·庫克這樣的國外IT巨頭。

  ALS,即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又稱盧·格裏克症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俗稱為漸凍症,是一種漸進和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是“漸凍人”。

  “冰桶挑戰”出現的初衷,就是為了給ALS患者募捐,引起全社會對“漸凍人”的關注。至少,就目前的效果看,通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及網際網路等各行各業“大佬們”的參與,“漸凍人”正逐步為人熟知。

  不過,這幾日,市場的反思也逐步出現。有人認為,不少人參與其中是為了博眼球,為自己的産品造勢;也有人認為,不必過分苛求,至少參與者確實捐助了“漸凍人”。

  美IT巨頭先行

  按遊戲規則,參加挑戰的人如自澆冰水,要以上傳視頻為證,並有權點名另3人接力。如被挑戰者不願被冰水淋濕,便要向ALS協會捐款100美元。

  “冰桶挑戰”這項活動如果進行追溯,最初可能來源於7月4日紐西蘭一個癌症協會發起的活動,即通過向自己頭上“淋冰水”,顯示對身患癌症的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和支援。7月15日,美國職業高爾夫運動員Chris Kennedy決定接受挑戰,並指定他的表姐接力此活動,因為,他表姐的丈夫得“漸凍症”已有11年。

  但《華爾街日報》的説法是,“冰桶挑戰”來自高爾夫球場,“幾位球員間相互召喚,是這項挑戰的最初來源”。

  “或許,無須考證‘冰桶挑戰’來源於哪個項目。反過來,我們真的要感謝網際網路,是它讓全球的人們都知道了‘漸凍人’和‘冰桶挑戰’。”科技發燒友包先生對記者説。

  有統計顯示,短短兩周內,這個“遊戲”就從美國蔓延至歐洲、亞洲,乃至整個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特別是在中國,這個活動尤為火爆,其火爆程度遠超它的發起國,一時間,商政、演藝界名人都開始向自己潑水。

  從傳播的角度看,最初是從美國新澤西州州長點名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開始的。據美國《赫芬頓郵報》8月15日報道,扎克伯格在完成挑戰後點名了3個人,其中就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外媒稱,蓋茨在網上貼出了視頻,“他先是觀看了扎克伯格往自己頭上倒冰水的視頻,然後對著攝像鏡頭説,自己打算提升一下這個活動的水準”。“我接受這個挑戰,但是我想以更好的、非常規的方式做這件事。”蓋茨説。

  隨後,除了蓋茨和扎克伯格,蘋果CEO蒂姆·庫克、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等美國科技界“大佬”都加入了該活動。據稱,蒂姆·庫克是接受了來自蘋果全球市場行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發出的挑戰,並讓著名音樂人邁克爾·弗蘭迪幫忙往自己頭上澆冰水。

  中國“接力棒”

  對於中國網際網路從業者來説,參與到“冰桶挑戰”,或要感謝蓋茨。當時,他點了俄羅斯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下稱“DST”)創始人尤裏·米爾納的名。

  “從‘點名’的情況看,你能看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與國際接軌的路徑。”上述網際網路業內人士對記者,DST與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淵源其實很深。

  公開資料顯示,這家俄羅斯網際網路巨頭,不僅是微網志鼻祖Twitter、團購鼻祖Groupon和Facebook的投資者,還與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及京東商城有關聯。其中,DST協同銀湖投資,早在2011年就購買過阿里巴巴的員工股,更早前,騰訊則以3億美元的代價反向投資了DST。

  同樣是在2011年,他曾以“個人投資”的方式,對小米進行了投資。本次“冰桶挑戰”中,正是尤裏·米爾納點了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的名。

  雷軍之後,“接力棒”就到了百度CEO李彥宏手中。完成挑戰後,為了證明沒有弄虛作假,百度公司就在微網志賬號中發佈了自己挑戰冰桶的資訊。微網志這一渠道,隨後也成了不少名人公佈“戰果”的主要渠道。因此,亦有網際網路人士直言,“微網志是本次‘冰桶挑戰’的網際網路贏家之一。”

  不過,也有人提出,在雷軍之前,實際上已有中國的網際網路從業者進行了冰桶挑戰。一加科技創始人、原OPPO副總經理劉作虎是真正意義上國內“冰桶挑戰”的第一人,他點名的人中包括周鴻祎、華為榮耀CEO劉江峰和錘子手機CEO羅永浩。

  還有人認為,除了微網志收益之外,國內的網際網路視頻公司同樣在這一輪挑戰賽中有所受益。一位原網際網路視頻從業人員8月27日晚對記者表示,點擊量的提升,帶來的不僅是流量,更有廣告效益,“因此,網際網路視頻企業或該感謝一下冰桶挑戰”。

  事實上,視頻企業的負責人也參與到了挑戰賽中。8月18日晚,記者曾在馬鈴薯映象節現場親眼見證了優酷馬鈴薯CEO古永鏘和馬鈴薯網總裁楊偉東接受“冰桶挑戰”的一幕。

  有接受挑戰的,但也有婉言拒絕的。比如,魅族手機創始人黃章就在魅族論壇中表示,“由於在家辦公無法適應拋頭露面的場面,最終選擇捐款100美元。”而忙於和載樂網路科技創始人王自如罵戰的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選擇的也是直接捐款。

  莫忘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冰桶挑戰”的還有手機産品。防水的三星手機在完成冰桶挑戰後,就有意點了蘋果手機的名,但並沒有得到蘋果方面的應戰。

  對此,有人質疑,公益背後的推廣意識太濃。早前,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選擇在星巴克西雅圖總部的Coffee Workshop Nine工作坊門前身著帶星巴克LOGO的T-shirt及星巴克圍裙,讓兩位同樣穿著星巴克圍裙的員工用印有星巴克LOGO的水桶將自己澆得濕透——這也被視為推廣痕跡太濃的案例之一。

  針對全球出現的“冰桶挑戰”現象,《紐約時報》發表評論:“冰桶活動到了現在發展成了參加人的自我狂歡,這個是利用為他人謀福利的幌子去享受自己的影響力的活動。”

  中國媒體也發表評論稱,“冰桶挑戰”到今天已不折不扣成為了“病毒式行銷”的手段,“起碼它成為了一個載體,巧妙地被輿論領袖、公益聲勢、産品特性等多種元素有機結合到了一起”。這應該是“冰桶挑戰”發起者始料未及的。

  甚至,這個帶有狂歡氣氛的募款活動在吸引眼球的同時,亦被批評有作秀之嫌,且是“另一種形式的逼捐”。美國環保主義者更稱,在像加州這樣乾旱缺水的地方玩這個,“是對水資源的公然浪費”。

  “但你又怎麼能否認傳播效應帶來的好處,又怎麼能否認科技大佬們切切實實的捐助呢?”上述網際網路人士發問,“總的來説,還是要平衡地看待問題。”

  至少從美國ALS協會提供的數據看,名人效應確實有所顯現。據稱,今年7月29日到8月18日,“冰桶挑戰”活動已為其帶來1560萬美元的捐款,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80萬美元。“在ALS歷史上,我們從來也沒有見過類似這樣的事。人們在冰桶挑戰中所體現的同情心、慷慨及幽默感讓我們無比地激動。”美國ALS協會首席執行官Barbara Newhouse稱。

  中國民政部新聞辦官方微網志“民政微語”8月21日稱,隨著目前社會關注度的提高,建議活動的組織者更加注重活動的實效,避免娛樂化、商業化的傾向。“民政微語”同時稱,“冰桶挑戰”活動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宣傳關愛罕見病患者的理念和相關的醫療知識,“帶動了社會各界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士參與,起到了很好效果”。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張強對媒體説,“冰桶”捐款引發的爭議是全社會的一場“公益挑戰”,同時也是促進中國公益行業發展的“好機會”。

  他直言,大家認為關注和資源好像是洶湧而來,但當一陣風過去,恐怕真正能解決的問題還是“杯水車薪”,“希望借由這次爭議,讓社會更多地思考公益行動之後,如何完善中國罕見病的公共政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