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産能過剩痛局:煤焦鋼黑色産業“刮骨”升級

  • 發佈時間:2014-08-22 08:52: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今年好幾次都以為煤焦鋼見底了,沒想到它不停地下破最低點,底部到底在哪?”一位期貨投資者的感慨道出了整個煤焦鋼行業的困惑。

  今年以來,在漫長的單邊下跌行情過後,南華焦炭指數以接近34%的年內跌幅領跌大宗商品市場,焦煤和鐵礦石緊隨其後,累計跌幅為27%左右,螺紋鋼指數和動力煤指數的跌幅也都超過15%。

  價格下跌的背後,是煤礦關停、鋼貿商倒閉、焦化廠燜爐等現象堆積的困局,是多年來産能非理性擴張的惡果。面對大面積虧損,煤焦鋼行業終於“清醒”過來。8月2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2014中國煤焦鋼産業大會獲悉,在政府“組合拳”的積極引領下,直面結構調整陣痛,限制産量、淘汰過剩産能成為全行業共識,在長期以來難以控制的産能擴張衝動終於得到抑制,煤焦鋼行業加速迎來變局。

  煤焦鋼産業矛盾激化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房地産低迷、環保壓力倍增、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如今的煤焦鋼行業舉步維艱,在産能過剩、需求低迷、供大於求的背景下,煤焦鋼價格一路走低,企業經營困難並出現大面積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為613.1億元,同比減少1091.9億元,下降43.9%;全國規模以上焦化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為-32.89億元,同比下降420%,焦化企業的虧損面達53.04%,虧損企業合計虧損額99.67億元;相較煤焦業,鋼鐵業情況相對樂觀,今年1-6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74.80億元,同比增加42.76億元,累計虧損面為28.41%,同比下降7.95個百分點,其中25家企業虧損額為76.77億元,同比下降30.33%。

  簡單的財務數據,突顯出煤焦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生産經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對於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以煤炭行業為例,指出當前行業存在四大矛盾。

  首先,煤炭需求增速放緩與産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增加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方面,全球煤炭市場供給寬鬆,國內煤炭産能大量集中釋放,如到2013年底煤炭採選業新增産能26億噸以上,且有11億多噸的在建項目;另一方面,煤炭消費增幅持續大幅放緩。前7個月全國煤炭消費23.1億噸,同比僅增長0.2%。

  其次,煤炭價格下降、收益大幅減少與企業負擔重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受我國煤炭資源開採條件約束,煤礦安全投入、職工薪酬、塌陷補償支出、環境治理等固定費用支出在煤炭成本中比重大且不斷上升,有的煤礦已經超過70%,然而煤炭企業負擔重的問題尚未解決。

  第三,企業資金緊張與煤礦安全生産、礦區穩定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當前煤炭銷售困難加大,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而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融資困難加大,財務費用大幅上升,企業償債能力下降。

  最後,歷史遺留老問題與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相互疊加。姜智敏表示,前幾年高速發展掩蓋了煤炭行業在長期發展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生産集中度低沒有實質改變、結構不合理依然存在、行業發展不平衡加劇、體制機制約束依然存在。當前經濟下行,這些矛盾逐步顯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行業發展困難的加深,矛盾將更加突出。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會上也指出,目前鋼鐵行業面臨著四大新常態,一是由於鐵礦石、焦煤市場整體供過於求,價格將處於低位徘徊;二是目前我國鋼材需求告別高速增長期,進入峰值平臺區,期間需求將在高位波動;三是儘管原料成本下降,但鋼材價格回升乏力,導致行業由微利時期進入“零”利潤時期;四是産能過剩嚴重,需求進入平臺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對處於煤炭和鋼鐵夾縫當中的焦化企業來説,日子愈發難過。“焦化企業已經進入從毛巾裏擰水的微利時代,面對市場寒冬,公司將市場壓力通過成本倒推等手段分解到各個業務崗位,迫使各個業務部門尋求利用包括期貨保值方法降低成本保住利潤。”陽光焦化集團期貨部總經理吳東焱在會上表示。

  企業轉型升級加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行業集體困境,煤焦鋼企業只有自我改革才能出走困境,而改革則是個刮骨療傷的痛苦過程。

  “積極主動求生存,超越自我求發展,等待觀望遭淘汰。”王曉齊如是概括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一法則也適用於整個煤焦鋼行業。

  從行業嚴重供過於求的現實來看,化解産能過剩矛盾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新《環保法》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業的治理力度將動“真格”;從政策導向來看,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這是國務院第二次發文對企業兼併重組工作進行部署,兼併重組被視為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提高發展品質效益的重要途徑。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透露,今年上半年,許多鋼鐵企業以效益為中心,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産”的原則,主動壓減産量。如渤海鋼鐵根據市場需求,果斷壓減産量;包鋼粗鋼生産累計減少8.5%;酒鋼以正現金流作為生産運營的底線,對負現金流的産線限産或停産,上半年鋼鐵産業限産100萬噸。

  “由於焦炭用途單一,焦化企業嚴重依賴於鋼廠,加上近幾年煤焦鋼行業持續低迷,為增加企業綜合利潤,陽光焦化集團將逐步進入煤化工領域,嘗試逐漸生産氣化焦,減少冶金焦産量,由煉焦企業逐步轉型至煤化工企業。”據吳東焱介紹,延展深化産業鏈,初步改變了“一焦獨大”局面,形成了“焦、化並舉”的發展格局。

  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煤焦鋼企業間的兼併重組無疑將進一步加速。據悉,2008年金融危機後,山西焦化行業面臨極大的困境,為此山西省政府于2011年11月頒布了《關於山西省焦化行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經過三年的努力,目前山西獨立焦化企業戶數減至73戶,戶均年産能由70萬噸提升至200萬噸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市場為中心、以效益為導向的指引下,國內焦炭、焦煤期貨及去年10月18日上市的鐵礦石期貨穩健運作,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發揮突出。新形勢下,部分企業成功利用期貨避險,煤焦礦期貨運作及功能作用發揮吸引著越來越多産業鏈企業關注和參與這一市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