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從超級國民到普通國民 外資待遇"風雲突起"

  • 發佈時間:2014-08-14 10:29: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近期,高通因濫用壟斷被國家發改委處以百億元罰單。隨後,賓士、奧迪以及日本12家企業紛紛觸碰反壟斷調查的火線,集中通過降價以獲喘息之機。

  與超國民待遇時代漸行漸遠相伴,一眾外資企業對在華營商環境開始表達不滿。

  這種聲音大概源於2010年。是年,外資企業的月度財務報表上出現了兩個新的項目: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至此,中國境內所有內外資企業全部稅制已實現統一,印證了“外資無條件優先時代”的結束。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1986年公佈的《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産品出口和先進技術的在華外企,可免繳國家對職工的多項補貼;符合出口條件的企業甚至可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多年後,依靠“特區”啟動開放之門的中國顯然進入了開放的新時代。稅收、土地等政策的“超國民待遇”取消、法律監管的完善、本土企業的崛起等,讓外資企業的光環頓然失色。由超級國民向普通國民過渡,或者説由與能力遠遜於自身的內資企業競爭,倏然向與自身比肩的市場勁旅賽跑,一些外資企業一時難以適應。由是,他們抱怨中國的營商環境有失公正與透明,甚至有“排外”之嫌。

  事實上,回顧《反壟斷法》實施近六年來的情況,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內外資兼有,在《反壟斷法》面前,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中國政府逐漸取消對外企額外的超級國民待遇,恰恰説明瞭中國正在以法律與法規為準繩,接軌國際通行做法,試圖營造更為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這是一種更為開闊與開放的姿態,是歷史的進步,也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法律建設不斷發展與完善的佐證,值得為之叫好。

  畢竟,尋求額外的優惠不是長久之計,它既説明瞭自身底氣不足,也暗示了對方實力欠缺。放眼看,美國、澳大利亞等全球引資大國均實行“國民”待遇,並無特殊可言。讓全球資本競相追逐的,一方面是其穩定的宏觀經濟和技術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便是健全的法律法規。這種健全,體現在立法和執法兩個方面。在法治可以遮罩人為干擾的環境下,外國投資者的信心是穩定的。

  由此觀之,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令全球矚目,市場體系和法制建設也在不斷修正與完善中。當前,這種“完善”還有待時間的考量,卻傳遞了這樣的信號:與超級國民待遇説再見,中國引資將迎來一個更為理性的時代,這對於有實力的內外資企業而言,都將是一個好消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