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汽車反壟斷:降價和處罰不是終點

  • 發佈時間:2014-08-10 15:31: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南辰  責任編輯:王斌

  正在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在汽車業一石激起千層浪。據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現已查明克萊斯勒、奧迪兩家企業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此外,國家發改委已完成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與尚未“落地”的反壟斷處罰不同,近期,多家汽車企業已集中對零部件價格進行下調,以積極回應國家發改委進行的反壟斷調查。然而,對中國汽車業反壟斷來説,降價和罰款不是終點。借助反壟斷調查的東風,從根本上解決汽車流通、售後服務領域的壟斷頑疾,才能長遠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市場良性發展,並逐步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

  不管是在哪個行業,反壟斷都不應當是一陣風,在砸開堅硬的壟斷外殼之後,應當把反壟斷重點放在破舊立新的制度化建設上,以徹底消除壟斷滋生的土壤。具體到汽車業反壟斷,不管具體的壟斷形式是哪種,根本目的不能脫離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因此,在汽車廠家零部件降價、消費者售後保養得實惠、相關廠家遭受處罰之外,一些汽車行業存在已久的與我國反壟斷法相背離的辦法、規章、規則乃至思維模式,都應當及時調整。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近日表示,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結合産業發展階段和行業變化趨勢,組織汽車行業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和完善,以更有效地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其實業界都希望這次《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真的能啟動“大修”,堅決把其中與反壟斷法相背離的條款改掉,建立更公平、更和諧、更有利於汽車市場健康發展的流通新秩序。

  汽車業反壟斷也要與國際接軌,相關企業應當對不同市場一視同仁,不能視法律環境寬鬆“看市場下菜碟”。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此前曾在汽車零部件價格與投標操縱調查中起訴20家公司和21位高管,所有20家公司都認罪或同意認罪,同意支付16多億美元刑事罰款。由此可見,汽車行業在零部件領域遭遇的反壟斷調查並非我國獨有;在這方面,美國的反壟斷調查力度要比我國強很多。歸根結底,相關企業要反思自己的壟斷行為,並積極改正錯誤做法。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全球最大新車市場的桂冠,各大汽車巨頭經常挂在嘴邊的就是“中國汽車市場是我們最重視的市場”。然而重視首先要尊重,真重視還是假重視不能只看口頭表態,還要看實際行動。面對有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態度決定一切。

  汽車業反壟斷之後,汽車行業的主管部門、協會、廠家、商家也要積極探索汽車産業良性發展的新模式、新思路,如何在剝離壟斷業態的同時,形成轉型升級、公平競爭、創新有序的“新業態”值得破題。實際上,不管是近些年汽車利用電子商務渠道銷售,還是獨立資質的連鎖汽車修理行業蓬勃發展,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下一步,隨著《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在各個部門深化改革的過程中狠抓落實,逐步去壟斷化的中國汽車市場需要抓住機遇,給市場引入更多活水,讓更加充分、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給汽車行業和消費者帶來雙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