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在華外資企業為何成為中國反腐目標?

  • 發佈時間:2014-08-01 01:00: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志武  責任編輯:王斌

  英國《金融時報》23日刊登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的文章稱,中國近年來對葛蘭素史克等在華外國跨國企業採取了反腐行動,表明中國社會對外國事物的態度已發生極大轉變。中國現在資本充裕,企業家人群迅速擴大,外國的資本和技術不再具有優勢。文章題為《在華外企為何失寵》,摘要如下:

  在中國反腐運動啟動18個月之後,每天仍然不斷地有官員被解職———還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界人士受到調查。

  一年前,葛蘭素史克被推到這場運動的風口浪尖。有證據顯示,這家英國制藥企業的經理們用大筆金錢向醫生和官員行賄。這起醜聞在中國是最受關注的企業腐敗事件之一,電視臺反覆播放各種聳動的細節。

  企業高管們現在想知道的是,有這麼多跨國企業在華運營,為什麼中國政府偏偏把目標對準葛蘭素史克,以及此事對其他在華企業意味著什麼。

  在中國近來的反腐運動開始之前,腐敗就普遍存在,這並非秘密。國內外制藥企業往往不得不向醫生遞紅包,或者贈送昂貴的禮品。既然如此,為什麼外國企業更容易被逮住,而且其行為被最大限度地曝光呢?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殺一儆百”。鋻於腐敗企業非常多,政府無力全部調查並加以懲處,因此他們就會作出選擇,尤其會選擇那些能夠帶來最大威懾效果的企業,即參與行賄的知名跨國企業。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從未將矛頭對準外國跨國企業。當時,中國的大門向外國資本和技術完全敞開。

  如今的情況已大為不同,外國資本和技術不再具有優勢,實際上甚至變成了劣勢。跨國企業如今面對的形勢比以往嚴峻得多,“海歸”們也不再享受更高的薪資待遇。

  所有這些表明,中國社會對外國事物的態度已發生極大轉變———尤其是對跨國企業。

  首要的變化在於,與二三十年前的情況不同,中國現在是一個資本充裕的國家,在這一方面,中國或許僅次於美國。因此,外國資金不再享受“紅地毯”待遇。從電腦到汽車製造,再到更加尖端的行業,中國自身都具備了國際競爭力,不再迫切需要技術知識。

  其次,在眾多風險資本、天使投資人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推動下,中國的企業家人群正在迅速擴大。在過去十年裏,許多中國科技公司在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造就了眾多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這鼓勵大量有才華的高級管理人員離開跨國企業和投資銀行去創辦自己的企業。這種人才流失削弱了跨國企業的競爭優勢,動搖了它們在中國的地位。它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讓人們無限嚮往。

  第三,儘管大多數跨國企業雇傭的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但毫無疑問,有少數人提高了企業內部的腐敗程度。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是權貴的親屬們最青睞的工作單位。但後來華爾街銀行家們來到了北京,為贏得幫助國企重組並上市的業務,外國投資銀行競相雇傭官員的親屬。在一個關係就是一切的國家裏,這是一條贏得生意的可靠途徑。

  很快這些公司中就充斥著關係多、路子廣的官員親屬。這樣的招聘行為讓公眾對外國企業心生不滿。

  中國在國際舞臺也變得更加強硬,這只會使跨國企業在反腐運動中更加脆弱。把目標對準它們幾乎沒有什麼風險,反而能帶來許多潛在的國內政治收益。總之,所有這些變化,讓外國跨國企業容易成為反腐運動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