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態勢如何?行業前景咋樣?政策風向是什麼?中國網財經特別策劃《財訪間》欄目,專訪權威專家、學者、企業家,用宏觀數據描繪經濟脈絡,從細微之處透析發展機遇。
中國網財經9月7日訊(記者 暢帥帥)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已成為共識。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四五”規劃都對數字經濟著墨頗多,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戰略。
那麼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突破點有哪些?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哪些關鍵要點?本期中國網財經特別邀請中國信通院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理事長余曉暉做客《財訪間》。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面臨四大挑戰 補齊技術短板才能不受制約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疊加影響下,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余曉暉指出,對比全球來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是比較快的,規模也很大。
據估算,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佔比呈現出“雙三九”的態勢,即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8.6%,在我國整個經濟增長中處於引領位置。
那麼,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目前面臨哪些挑戰?余曉暉認為,當前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從數字産業化的角度來看,我國仍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有些核心技術上的短板直接導致了供應鏈不暢,比如高端晶片方面的短板使部分産業發展受到制約。
“我國迫切需要科技自立自強,補齊短板,把薄弱和瓶頸的環節鏈條補上。”余曉暉表示,攻堅克難需要長時間的努力,突破技術瓶頸是我國面臨的長期挑戰。
産業數字化換句話説就是數字化轉型,更細化一些是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疫情以來,全球産業數字化轉型明顯在加快,中國也在加速發展中。
中國信通院通過對全球47個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測算發現,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同比增長3%,高於同期-2.8%的GDP增速,佔GDP的比重約為43.7%,呈現出強勁韌性。
余曉暉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不光製造業要轉型,農業、服務業和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都要轉型。雖然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所處的階段不同,痛點不同,但是都已在投入力量去推進。要實現中國的産業數字化,關鍵還要看中小企業能否趕上數字化轉型浪潮。
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資金、技術等實力不足以支撐實現數字化轉型,因此,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轉型並且享受數字紅利,也成為我國發展數字經濟面臨的挑戰之一。
此外,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安全問題變得空前突出。
余曉暉表示,傳統上,工業等行業安全比較強調功能安全,側重於生産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而數字化轉型帶來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新的安全風險。以前傳統行業的安全是建立在信任邊界的基礎上,相當於蓋了一堵墻,但內部沒有太多的安全措施;而數字化時代,“圍墻”已經被打破了,傳統的生産安全和網路空間的安全風險交織在一起,給企業和政府都帶來了新的巨大的挑戰,也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
“第四個挑戰來源於能否充分釋放數據資源的潛力。當前階段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很大程度是數據驅動的,當前的智慧化很大程度上也是數據驅動的智慧。”余曉暉表示。
數字經濟時代形成了一個新的範式,一方面是把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機理自動化,變成可復用的數字能力;另一方面,是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等將各種設備設施和生産管理各環節各流程的數據進行感知、採集、建模和分析處理,形成數據智慧。
“數據驅動與行業知識和機理相結合,形成了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這其中,數據的治理、流通、共用和保護成為關鍵問題,既是機遇,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何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釋放其價值,還需要很多的制度安排和技術解決方案,一步一步去實現。” 余曉暉提到。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關於數據安全的首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9月1日起施行,該法律的出臺不僅保障國家、企業及個人的數據安全,也將極大推動國家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核心競爭力 創新是塑造發展優勢的關鍵
2021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便明確指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準,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對於全球的國家和企業來説,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核心競爭力。”余曉暉認為。
為何是“正在”?余曉暉表示,數字化轉型會是一個比較長期、分階段進行的過程,它不會在幾年之內完成。
“數字化轉型過程會由淺及深漸進發展,範圍越來越廣、程度越來越深水準越來越高,然後數字空間、數字技術會逐步從週邊走向每個領域的核心生産流程和管理流程,最終變革生産方式,提升生産力,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的産業革命。”余曉暉説。
想要在新的數字産業革命中走在全球前沿,實現“彎道超車”,我國下一步該如何佈局?
余曉暉提出,首先,數字技術創新至關重要。解決技術和産業的瓶頸和短板問題需要創新,這個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努力和堅持。
“其次,數字化轉型有不同的階段,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情況也不同,轉型路徑和切入點尤為重要,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做,從週邊到核心推動整個數字化發展,可以小步快跑,但不可急於求成,好大喜功。”余曉暉指出。
“第三方面是要打造適應數字化發展的供應商、解決方案以及數字平臺。”余曉暉説,對大量的企業、行業來説,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數字化轉型,所以需要能夠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技術方案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工具箱和數字平臺。
余曉暉認為,如果説過去的十年、二十年是消費性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那麼未來將是數字平臺,或者説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産業網際網路平臺,圍繞世界經濟發展轉型的平臺的培育發展時期。
第四方面是制度環境進一步完善。比如説數據方面,要分級分類地做好數據治理,並可探索建立産業數據空間,讓數據實現可信的流通、共用與應用,釋放數據紅利。
第五方面是建立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數字經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要從國家層面、省層面、企業層面建立分級的、協同的安全保障體系,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解決方案。
第六方面是構建良好的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比如公平競爭、數字智慧財産權、跨境數據流動,還有防止平臺壟斷等方面的政策舉措,保護中小企業茁壯發展。
余曉暉表示,數字化轉型時代,對政府的執政方針也提出了很多新命題、新挑戰。
數字化轉型不是錦上添花 而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談數字經濟離不開數字化轉型,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數字化轉型嗎?以及所有的企業都適合馬上開始轉型嗎?轉型可以給企業帶來什麼呢?
“理論上,所有企業都需要數字化轉型。”余曉暉指出,數字化轉型對企業來説並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決定企業和行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必然的方向,只是説不同企業和行業轉型的程度不一、切入點和價值取向不同。
該什麼時候開始轉型?余曉暉表示,轉型時機跟企業所處的行業,性質以及本身發展階段等息息相關。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是,現在企業遇到的生存發展問題、痛點難點當中,有沒有能夠通過數字化轉型得到相比于其他方式更好的解決效果,如果有,這個企業就需要轉型了;如果企業當前各方面發展都挺好,那時機還未到。
“數字化轉型對行業的變革不是一天發生的,不會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余曉暉指出。
那麼,轉型到底可以給企業帶來什麼呢?
余曉暉表示,實際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基本的經營發展問題,不是應用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技術的問題。要考慮的其實是最樸素的問題,轉型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是生産製造過程中生産力的提升、生産品質提升、成本降低、資源資源消耗降低還是供應鏈價值鏈的改進或商業模式的創新?
“轉型實現的業務價值是關鍵,不在於技術的高低和優劣,而是回到企業經營發展最基本面、最樸素的指標。”余曉暉指出。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