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0日訊 今日,“2017陸家嘴論壇”于上海舉行。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保險業的轉型和升級,可以從創新産品服務、改進經營模式、強化管理方式三方面著力。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的階段,社會對保險的需求進入了快速上升期,但是保險保障的供給還相對落後,近年來個別公司、個別産品脫離了保險保障的實質,傷害了金融和經濟秩序,這些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大力度,提升保險服務社會的供給能力,縮小保障的缺口,另一方面抓好金融風險的防控。保險業一直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裏成長和發展,在保險業同仁的努力下,保險已經在普通民眾的生活裏紮根,行業主流公司、行業管理不斷進步,引領行業不斷發展。與保險業成長、伴生的是經營較為粗放、帶來的風險和如何發展的困局。近期一些公司出現了産品亂象和投資亂象,表面上看可能是一時的問題,但是與行業存在的較為粗放的經營方式密不可分。近期行業部門及時出手,另外也要我們轉變經營的方式。如果經營方式不轉變,經營將大起大落,保險同仁們對這些都有清楚的認識。
我們應該抓住對保險業有利的時期,主動摒棄較為粗放的經營方式,主動總結,在快速發展的軌道上實現轉型和升級。今天上午周行長説銀行業引進國外先進的産品和服務、經營模式,管理經驗,我也契合周行長,保險業的轉型和升級,可以從創新産品服務、改進經營模式、強化管理方式三方面著力。
這幾年保險在風險保障領域迅速發展,既受益於客戶購買力和保險需求的強勁增長,又得益於利率市場化提供的有利環境。但是與社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保險需求相比,保險供給缺口還在擴大,産品是保險服務的重要手段和載體,跟國際市場比,我們産品的價格還比較高,客戶保障的獲得感低,從市場內部看,産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在一些業務上價格競爭激烈。我們可以從社會大眾的需求出發,用更有效的方式,提供客戶滿意度高的産品和服務。在我們熟悉的個險業務領域,可以提高保障額度,降低營運成本,增強産品價格競爭力,在健康、養老等領域可以根據我國國情,打造新的産品和服務模式。在服務方法上,可以通過網路、數字化手段,直聯客戶,既降低成本又提升客戶滿意度。在服務廣度上,可以主動與社會保障機構對接,建立更強的、普惠民眾的保障網。在支援實體經濟上可以通過建立對中小企業全方位的服務,對實體經濟的轉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撐。特別是在健康養老等領域,現在規模仍然很小,産品和服務仍然匱乏,可以通過針對百姓現實的需求,找出關鍵問題,借鑒成熟市場幾十年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形成突破,打造出價格適宜的産品和服務,産品和服務創新反過來會激發更多的保險保障需求,帶來更有效的成長,我們産品和服務創新也會對經營管理形成更高的挑戰,促使經營管理升級。
我們保險業務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上個世紀末從國外引進的,引進後簡單模倣居多,真正消化吸收和跟進學習不夠。業務以規模為導向,規模的增長多數用更高的費用和更多激進的産品驅動,低層次競爭比較普通。有的業務只複製其形、粗放、高速增長,經營機制脆弱,週期性大起大落;有的業務未與國際先進的經營方式與時俱進,長期處於紅海競爭,簡單的模式照搬帶來的結果是,對保險規律的認識不全不透。
資訊化、智慧化現在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們太保壽險在過去五年進行了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轉型升級,公司內涵價值穩步提升,各項經營指標明顯改善,保險業需要抓住機遇窗口,對現有的經營模式進行解釋,主動求變,利用新科技優化打通各經營環節,降低生産關係和生産關係的不匹配,讓産品和服務更加有效,經營方法更加精準,盈利模式更加清晰。
保險業保險的收益有的甚至超過保費,都通過保障還給客戶,所以在關鍵經營環節上管理不到位,可能帶來利潤的偏離。強化管理在保險中的作用,不是説要脫離經營管住企業,而是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在重要的環節上,從保險客觀規律出發,形成共同認識,建立標準機制,利用數字手段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常態化的管理方式。區別對待不同的情況,在較為成熟的業務上實行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競爭力。在經營較為初級或者新興的業務上建立健全管理的邏輯體系,讓經營更有章法,引領其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改革升級不會一蹴而就,會面臨許多內外部的困難,我借今天早上周行長的一句話“我們要提高認識,堅定信心”,今天上午黃副主席有了一句話,不斷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我們要共同專注保險主業,踐行保險姓保的使命,推動産品和服務經營模式的升級,打造專業經營能力,提升保障供給,發展人民需要的保險,服務國家戰略,支援實體經濟,服務民生保障。謝謝。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