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2016深化醫改重點確定:分級診療試點擴至70%地市

  • 發佈時間:2016-04-07 07:10: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吳起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網財經4月7日訊 (記者 吳起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提出要將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至200城,並在全國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會議指出,新一輪醫改取得積極成效,人民的健康水準和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進一步提高。會議確定了將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由100個擴大到200個、在全國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等2016年深化醫改重點工作。

  據了解,去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曾部署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會議確定,堅持群眾自願、政府引導,以提高基層服務能力為重點,以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以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曾提到70%的城市要進行分級診療的試點這一項。對此,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這70%包括綜合改革的試點省,包括試點城市。去年已經在100個城市開展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今年要擴大到200個城市。

  李斌還引用清華大學國家醫院管理研究所和北京公共衛生資訊中心開展的一個第三方評價評估數據指出,在對29省593所醫院4050萬出院病人的大數據分析,通過對他們病案的首頁數據分析和現場的評估,大體上有這樣一些變化,一是三級大醫院診療量增長平緩,全年門診量只增長了3.4%,住院服務量下降3.7%;二是分級診療初見端倪,21個省做到了90%的大病患者不出省,75%的患者選擇在本市的醫院住院治療,縣域內就診率也進一步提升,有的縣已經達到或接近了90%;三是全國每人平均住院總費用下降1.4%,平均住院日9.6天繼續縮短。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指出,分級診療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基層首診,二是雙向轉診,三是上下聯動,四是急慢分診。其中,關鍵是基層首診,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一旦重症再到上級醫療機構就診。

  國家衛計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滔曾表示,分級診療目的就在於通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佈局調整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功能完善,加強資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改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效率,以合理的衛生投入標準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看病就醫需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健康目標的實現提供體系保障。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孫志剛此前在談到分級診療時表示,要提高基層的服務能力,除了提高基層的硬體裝備水準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的建設。近年來,我國在培養全科醫生、推進全科醫生制度、改革全科醫生的服務模式上做了大量的探索,這些成效會逐步地、更多地顯現出來。

  此外,有專家分析認為,分級診療制度,有利於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利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