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此次“雙降”為常規貨幣政策措施 並非QE

  • 發佈時間:2015-10-26 09:51:3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中國網財經10月26日訊 今日(26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就降息降準以及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進一步答記者問。對於為何會在10月23日宣佈降息、降準措施,央行負責人表示,此次“雙降”是根據經濟物價以及流動性形勢變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調節。同時表示,此次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顯然都是很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並不是QE。

  央行負責人表示,此次“雙降”是根據經濟物價以及流動性形勢變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調節。從降息來看,主要是9月份整體物價走低,需要通過適當下調名義利率來使實際利率回歸合理水準,促進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大家已經看到,9月份CPI同比上漲1.6%,比8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而且對基準利率的調整除了主要觀察CPI的變化外,也要適當參考GDP平減指數等其他物價指數的變化。統計數據顯示,GDP平減指數比CPI更低,前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為-0.3%。此外9月份PPI更是同比下降5.9%,已連續43個月為負。因此,隨著物價整體水準走低而適當下調基準利率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從降準來看,主要是應對外匯佔款減少所産生的流動性缺口,滿足經濟增長對流動性的正常需要。前些年我國外匯大量流入,外匯佔款增加很多,導致流動性供應過剩,所以當時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來加以對衝。目前外匯形勢發生變化,前幾個月外匯佔款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雖然近期外匯市場預期趨於平穩,外匯佔款對流動性的影響基本中性,但未來影響外匯佔款變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且隨著經濟規模的增長,對流動性的需求也會增加。此外,10月份稅款集中入庫減少了流動性。因此,當前需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一些流動性,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需要指出的是,降準只是使法定準備金變為超額準備金,央行資産負債表總規模並沒有擴張。

  我國“雙降”措施與國外央行採取的量化寬鬆政策(QE)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國外實施QE的背景是名義政策利率已經觸及“零”下界,難以再通過常規的降息方式來使實際利率下降和增大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支援力度。在這種情況下,才不得不採取直接擴張央行資産負債表的非常規辦法來支援經濟,也就是購買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産(如某些債券),所以才被稱為“量化”的寬鬆政策。

  而我國此次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顯然都是很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並不是QE。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準仍在“零”之上,此外存款準備金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當前在需要增大貨幣政策支援力度的時候,利率工具及準備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間,降準措施也不直接擴大央行的資産負債表,不屬於非常規的QE措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